[發明專利]氣閥鋼盤元矯直機矯直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1118.1 | 申請日: | 2011-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1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京甸;劉衛東;戴金根;葉剛;成義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申源特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1/02 | 分類號: | B21F1/02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專利事務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2257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閥 鋼盤元 矯直機 矯直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線材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閥鋼盤元矯直機矯直機構。
背景技術
在金屬線材矯直領域中,隨著工業技術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基礎原材料――金屬線材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棒材、線材、管材的直線度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我國目前矯直機矯直精度大多停留在1mm/m以上。現有的矯直機如雙曲線輥形矯直機的矯直機構利用上下對輥對一般金屬線材進行矯直,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而現有的矯直機對氣閥鋼盤元的矯直,不是氣閥鋼線材表面易劃傷,就是氣閥鋼線材矯直直線度不高,其原因是矯直機的對輥為球墨鑄鐵,其硬度HRC≤20,而氣閥鋼硬度HRC在40左右,矯直時,球墨鑄鐵對氣閥鋼線材矯直效果不佳,如將對輥的材質換為硬度HRC在40的材料,則對氣閥鋼線材表面的劃傷會比較嚴重。同時,氣閥鋼作為汽車領域用的重要材料,對氣閥鋼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不僅要求氣閥鋼表面無劃傷,而且要求矯直精度在0.5?mm/m以下,現有的矯直機的矯直機構則無法達到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效率高、線材表面無劃傷、矯直精度高的氣閥鋼盤元矯直機矯直機構。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氣閥鋼盤元矯直機矯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矯直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矯直筒,所述的矯直筒內設有至少一個矯直模,所述的矯直模通過上下對稱的兩個可調頂螺栓水平固定在矯直筒內,所述的矯直模為一圓筒體結構,所述的矯直筒的兩端外側設有中心為通孔的旋轉軸,所述的旋轉軸設置于托架上,所述的托架固定在主機架臺上,所述的任一旋轉軸通過傳動機構與電機的軸相連接。
所述的矯直筒的外壁上對應于矯直模的位置分別對稱設有兩個觀察孔。
所述的矯直模為七個。
所述的所述的矯直筒外壁上對應于每個矯直模的位置分別對稱設有兩個觀察孔。
所述的矯直模的進口處為喇叭狀開口。
所述的矯直模的材質為球墨鑄鐵。
進一步的,所述的所述的矯直筒外壁上對應于每個矯直模的位置分別對稱設有兩個觀察孔,可以起到隨時觀察、檢修方便的效果。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矯直模的進口處為喇叭狀開口,便于鋼絲容易進入矯直模。
本發明氣閥鋼盤元矯直機矯直機構在矯直氣閥鋼盤元時,當氣閥鋼盤元鋼絲穿過矯直筒內的矯直模時,同時矯直筒帶動矯直模作旋轉運動,矯直模對鋼絲進行矯直,利用一定數量的矯直模,可使材質為球墨鑄鐵的矯直模對氣閥鋼盤元鋼絲進行矯直,達到表面無劃傷、矯直精度高的效果。
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容易、檢修方便、效率高、線材表面無劃傷、矯直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矯直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矯直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矯直筒;2、矯直模;3、頂螺栓;4、旋轉軸;5、主機架臺;6、托架;7、傳動機構;8、電機;9、觀察孔;10、鋼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氣閥鋼盤元矯直機矯直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矯直筒1,所述的矯直筒1內設有七個矯直模2,所述的矯直模2通過上下對稱的兩個可調頂螺栓3水平固定在矯直筒1內,所述的矯直模2為一圓筒體結構,所述的矯直筒1的兩端外側設有中心為通孔的旋轉軸4,所述的旋轉軸4設置于托架6上,所述的托架6固定在主機架臺5上,所述的任一旋轉軸4通過傳動機構7與電機8的軸相連接;所述的矯直筒1的外壁上對應于矯直模2的位置分別對稱設有兩個觀察孔9;所述的矯直模2的進口處為喇叭狀開口;所述的矯直模的材質為球墨鑄鐵。
本發明工作時,當鋼絲10穿過矯直筒1內的矯直模2的同時矯直筒1帶動矯直模2作旋轉運動,矯直模2對鋼絲1進行矯直,利用一定數量的矯直模,可使材質為球墨鑄鐵的矯直模對氣閥鋼盤元鋼絲進行矯直,達到表面無劃傷、矯直精度高的效果。
以上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這只是為了便于理解而舉的實例,不應被視為是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同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較佳實施例的描述,做出各種可能的等同改變或替換,但所有這些改變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申源特鋼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申源特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11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被檢體信息獲取設備和方法
- 下一篇:連接器及燃料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