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位半導體芯片長距離金屬線間缺陷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0794.7 | 申請日: | 2011-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87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賴華平;陳修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28 | 分類號: | G01R31/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劉昌榮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位 半導體 芯片 長距離 金屬線 缺陷 方法 | ||
1.一種定位半導體芯片長距離金屬線間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研磨芯片,除去待分析金屬線所在金屬層以上的層次,將待分析金屬線的至少端頭部分暴露出來;
2)在待分析金屬線的端頭附近,且與金屬線沒有交接的區域,墊積出與各條待分析金屬線相對應的金屬墊;
3)在待分析金屬線的端頭和對應的金屬墊之間,墊積出用于連接該端頭和金屬墊的金屬條;金屬條相互分離,并不與待分析金屬線的非端頭區域相交;
4)在金屬墊上扎針,進行光致阻抗變化測試,定出缺陷在待分析金屬線上的具體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3)中,采用聚焦粒子束電子顯微鏡進行墊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墊積選用1000pA的束流。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墊積選用100~300pA的束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墊和金屬條為鉑金屬。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墊的長、寬為30微米,厚0.3微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條的寬度小于1微米,厚度為0.5微米。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光致阻抗變化測試時所加的電壓不超過0.1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079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熔型現場組裝式光纖連接器
- 下一篇:帶水平式雙出風管的暖風干衣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