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嬰兒吊床組合與具有嬰兒吊床組合的嬰兒床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0565.5 | 申請日: | 201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79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強那森M.帕西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D13/02 | 分類號: | A47D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 |
| 地址: | 香港中環永吉***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嬰兒 吊床 組合 具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嬰兒吊床組合與嬰兒床,特別是指一種易于組裝與從嬰兒床拆卸的嬰兒吊床組合與具有該嬰兒吊床組合的嬰兒床。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可與嬰兒床連接的嬰兒吊床通常通過夾具、拉鏈、扣具等類似的組件與嬰兒床固定,而嬰兒吊床外圍因無剛性結構,因此上述的夾具、拉鏈、扣具等類似的組件均須沿著嬰兒吊床外圍設置,以提供嬰兒吊床的懸吊強度。而這些外加式的吊床可能因為需較多的組裝結構,而使其嬰兒床連接的步驟較多且不易組裝。并且一些嬰兒吊床連接裝置甚至可能因組裝錯誤而產生潛在的危險性。一些現有的吊床也沒有提供足夠堅固耐用的連接裝置,以致于吊床的睡眠表面可能是不平坦或是有曲度的,從而對吊床內的嬰兒造成潛在性的危險。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提高嬰兒吊床安全性的結構,以提高吊床外圍的剛性及床墊的平坦性,并提供一種可使該嬰兒吊床方便地與嬰兒床安裝與分離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安全性,并且方便與嬰兒床安裝與分離的嬰兒吊床組合。
根據本發明的嬰兒吊床組合,包含一接管單元與一床圍單元,該接管單元形成一環型結構并設置于一嬰兒床上端,該床圍單元包括一底部與一支撐單元,該支撐單元下方與該底部連接而形成一空間,該支撐單元上端與該接管單元連接。
進一步的,該接管單元包括數個管件,所述管件間相互連接。
進一步的,該支撐單元包括一側壁單元及一管套部,該側壁單元下端連接于床圍單元的該底部外圍,該側壁單元上端連接該管套部,該管套部具有一內部空間提供該接管單元穿設其中。
進一步的,該支撐單元還包括數個環狀連接部,所述環狀連接部設置于部分該管套部的側邊末端,并車縫于該側壁單元上,該接管單元穿設于該環狀連接部。
進一步的,該環狀連接部為織帶。
進一步的,該環狀連接部上設置有金屬件,該金屬件固定于該環狀連接部及該側壁單元上。
進一步的,該金屬件為鉚釘。
進一步的,該床圍單元還包括網狀單元,該網狀單元連接于該底部及各該側壁單元之間。
進一步的,該底部下方設置有金屬支撐管。
進一步的,該嬰兒吊床組合還包含數個連接單元,每一連接單元一端連接于該床圍單元,另一端連接于該嬰兒床。
進一步的,每一連接單元包括一織物組件及一夾具組件,該織物組件一端連接于該底部外圍,另一端連接該夾具組件,且該夾具組件可與嬰兒床連接。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前述嬰兒吊床組合的嬰兒床。
根據本發明具有嬰兒吊床組合的嬰兒床,該嬰兒床包含數個直立桿、數個分別設置在所述直立桿頂端的角連接件,以及數個側桿,每一側桿連接于相鄰近的角連接件之間,該嬰兒吊床組合包含一接管單元與一床圍單元,該接管單元形成一環型結構,并設置于該嬰兒床上端,該床圍單元包括一底部、一支撐單元與數個連接單元,該支撐單元下方與該底部連接而形成一空間,該支撐單元上端與該接管單元連接,每一連接單元一端連接于該底部外圍,另一端連接于該角連接件。
本發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嬰兒吊床組合通過床圍單元可易于組裝于嬰兒床或由嬰兒床拆卸,而通過接管單元的結構優點,床圍單元能被輕易的設置于接管單元或由接管單元移除。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與參閱相關附圖,本發明的特征與功效將可被了解:
圖1是一嬰兒床組裝有本發明嬰兒吊床組合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接管單元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分解圖,說明一夾具在被連接至嬰兒床的角連接件之前的狀態;
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圖,說明該夾具在被連接至嬰兒床的角連接件之后的狀態;
圖5是組裝有該較佳實施例的嬰兒床的側視示意圖;
圖6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床墊的立體圖;及
圖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圖,說明一末端U型管被由一側管拆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明門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05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