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媒體網絡中的程序時鐘基準同步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0510.4 | 申請日: | 2004-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7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D·羅基諾夫;A·斯蒂芬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特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J3/06 | 分類號: | H04J3/06;H03L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勍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媒體 網絡 中的 程序 時鐘 基準 同步 | ||
本發明專利申請是國際申請號為PCT/US2004/041107,國際申請日為2004年12月8日,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申請號為200480035983.7,名稱為“多媒體網絡中的程序時鐘基準同步”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傳送媒體信息,特別是涉及跨網絡分配媒體信息。
為沿通信鏈路分配媒體信息(例如:視頻數據、音頻數據、視頻會議數據等)提出了各種方案。為在例如家庭娛樂系統的設備中分配媒體信息提出了無線數字數據廣播。實時播放媒體信息流的一個挑戰是程序時鐘同步。例如,媒體信息的發送器可以以與主程序時鐘(例如以27MHz活動圖片專家組MPEG-2系統定時時鐘)同步的某個頻率(例如通常48kHZ)產生采樣。媒體信息的接收器應在每秒播放相同數量的采樣,以避免緩沖器上溢或下溢,因此它應產生具有與發送器相同頻率的采樣時鐘。
用于這種時鐘同步一個方案可以是接收器使用由發送器產生的時戳來測量和調節其采樣時鐘頻率和發送器的采樣時鐘頻率之間的差。此方案假設媒體信息的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的通信鏈路對每一時戳具有固定和恒定的延遲。
然而,在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避免(CSMA/CA)網絡或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網絡中,傳送時戳的包的傳送延遲可不恒定。例如在基于IEEE?802.11a/b/g的無線網絡中,從發送器到接收器的傳輸延遲可以從小于1ms變化至30ms或更大。來自其它設備的干擾、沖突、轉播、信號長度的變化、數據率的變化和/或其它因素可引起傳輸延遲的變化。傳輸延遲中的這種變化可以降低基于時戳的時鐘同步方案的有效性。
附圖簡要說明
包括在本說明書中并構成其一部分的附圖示出符合本發明的原理的一個或多個實施并和說明書一起解釋這些實施。在附圖中,
圖1示出一個符合本發明的原理的示例系統;
圖2為示出符合本發明的原理的調節圖1的接收器中的程序時鐘的過程的流程圖;和
圖3示出符合本發明的原理的另一示例系統。
詳細說明
下列詳細說明涉及附圖。在不同的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同樣,下列詳細說明示出某些實施和原理,而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等效物來限定。
圖1示出符合本發明的原理的示例系統100。系統100可包括由通信鏈路120在功能上連接的發送器110和接收器130。在某些實施中,且為了說明,通信鏈路120可以是例如使用IEEE?802.11a/b/g協議之一的無線通信鏈路。然而,在其它符合本發明的原理的實施中,通信鏈路120可以屬于用于在源和目的地之間使用共用時鐘的其它類型的包交換網中的類型(例如,同步光網絡(SONET)、同步數字分層結構(SDH)、相同物理(PHY)域中的以太網等),并具有讀取系統時間的值的機構。
發送器110可包括:程序時鐘111、第一計數器112、第一寄存器113、網絡系統時鐘114、第二計數器115、第二寄存器116和處理器117。雖然發送器110可包括元件111-117中的一些或全部,它還可包括其它出于解釋清楚而未示出的元件(例如用于通信鏈路120的接口)。另外,元件111-117可以通過硬件、軟件/固件或其某個組合來實現,且雖然為了便于說明而示為分離的功能模塊,但元件111-117在發送器110中可以不作為分離的元件來實現。
程序時鐘111可產生一個傳送媒體信息的采樣的發送頻率Fsend(例如48kHz)。程序時鐘111可包括例如電壓控制的振蕩器(VCO)以產生發送頻率Fsend。第一計數器112可對程序時鐘111的發送頻率Fsend中的周期(或其部分)計數。在一些實施中,第一計數器112可包括32位數字計數器,雖然可以使用較高或較低位數的計數器。
第一寄存器113可以設置成存儲第一計數器112的值CFsend。在某些實施中,第一寄存器113可周期性地存儲第一計數器112的值。處理器117例如可以指令第一寄存器113在某些時間執行存儲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特爾公司,未經英特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05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