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30403.1 | 申請日: | 2011-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328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傅越江;鐘少鋒;吳幼泉;王黎明;吳仁妹;黃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精業生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81/00 | 分類號: | C08G81/00;C08G63/672;C08G77/38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劉曉春 |
| 地址: | 31124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酯 改性 硅膠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羧基化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和亞硫酰氯進行混合,室溫攪拌2h~3h,再向反應釜中添加單氨基改性有機硅嵌段共聚物,在室溫條件下攪拌2h~3h,即得聚酯改性硅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羧基化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和亞硫酰氯的摩爾比為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羧基化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與單氨基改性有機硅嵌段共聚物的質量比為1:1.5~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羧基化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為:將對苯二甲酸、乙二醇單體和聚乙二醇投入反應釜中,再加入對甲苯磺酸,緩慢升溫至110℃~120℃,然后在N2保護下減壓抽真空,不斷地劇烈攪拌反應物,逐漸有水蒸餾出來,恒溫反應4h~6h后,不再有水蒸餾出來時,結束酯化反應,得到羧基化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聚乙二醇的摩爾比為2.1:1:1,聚乙二醇為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800或聚乙二醇1000,對甲苯磺酸的用量占單體總質量的0.1%~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單氨基改性有機硅嵌段共聚物的制備方法為:將八甲基環四硅氧烷與四甲基二硅氧烷投入反應釜中,在30℃~70℃溫度下攪拌反應0.5h~1h,再加入酸性催化劑,在50℃~70℃溫度下進行平衡化反應3h~10h,然后用無水碳酸鈉中和后過濾,再抽真空脫除低分子物質,得到甲基含氫硅氧烷中間體;將制得的甲基含氫硅氧烷中間體與烯丙基縮水甘油醚投入反應釜中,在60℃~100℃溫度下攪拌反應2h~3h,再滴加鉑催化劑攪拌反應2h~3h,得到單環氧基硅油;將單環氧基硅油在80℃~100℃條件下與氨基化合物反應2h~3h,得到單氨基改性有機硅嵌段共聚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八甲基環四硅氧烷與四甲基二硅氧烷的質量比為4:1~19:1。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酸性催化劑為濃硫酸,用量為反應物總質量的0.0005%~0.5%。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鉑催化劑用量為反應物總質量的0.00005%~0.0005%,甲基含氫硅氧烷中間體與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的質量比為1:1.5~1:3。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改性硅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氨基化合物為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且單環氧基硅油與氨基化合物的質量比為1.5: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精業生化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精業生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040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