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掛線手竿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30001.1 | 申請日: | 201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9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有振;張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有振;張揚 |
| 主分類號: | A01K87/00 | 分類號: | A01K87/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掛 線手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釣魚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外掛線手竿。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的釣手均使用多節式伸縮式手竿,從末節竿起可以依次收縮置于第1節竿內,該第1節竿末端封閉,伸縮端開口,當伸開手竿時,從末節竿開始拉出,并在相鄰兩節竿連接處擰緊固定。垂釣前,魚竿和釣線是分開保管的,到了釣場,釣手才將釣線綁到魚竿的竿尾上,這雖費時,但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一般釣手可以綁得美觀牢固,而且不傷及釣線。但如果釣手是在光線較差的夜晚到達釣場,則必須借助光源才能將釣線綁到魚竿上,即使在白天,老人、兒童、智障者、獨臂人、盲人以及沒有時間或者不愿意學習綁線技術的人,則無法正常垂釣,就算勉強將釣線綁上魚竿,要么是綁不牢,上魚提竿時,整副線標鉤都隨魚而去,要么是打了個死結,收竿時需剪斷釣線,造成浪費,且下次垂釣時,會因釣線太短而操作不便,如碰上大魚,則斷線的機會可能增大數十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掛線手竿,釣魚者在垂釣前和垂釣結束時無須綁、拆鉤線,正常人可以在無光線的情況下使釣具進入垂釣狀態,視力不佳者甚至盲人均可跟正常人一樣釣魚。
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外掛線手竿,包括多節伸縮式手竿,釣線一端綁在末節竿末端的竿尾上并粘固牢,釣線另一端與腦線連接,腦線末端綁有魚鉤,在所述手竿的第1節竿的外表面前、后端部分分別設有一個開口向外的小鉤,釣線從下端小鉤開始在上、下端小鉤之間張緊纏繞,在第1節竿外表面中下部設有一個魚鉤固定及收藏機構。
所述上、下端小鉤位于公共中軸線上,該公共中軸線與第1節竿的中軸線平行。
所述魚鉤固定及收藏機構由兩塊長條形魔術貼部分固定并纏繞在所述第1節竿上而成,其中第一塊魔術貼的光底面纏繞粘牢在第1節竿的1/3-2/3圓周面上,第二塊魔術貼一端部的勾面勾貼并粘牢在第一塊魔術貼一側部的勾面上,所述第二塊魔術貼與第一塊魔術貼是以對向及部分重疊的方式纏繞在第1節竿的圓周面上。
所述第二塊魔術貼的長度接近所述第1節竿的周長。
所述小鉤的鉤體綁牢在第1節竿外表面上,并在鉤體與第1節竿連接處及小鉤上涂復有環氧樹脂或桃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由于在多節伸縮式手竿的第1節竿身前、后端部分別裝有一個鉤口向外且位于同一條縱向線上的小鉤,收竿時,先將手竿的所有竿節都縮回第1節竿內,用膠塞將竿口堵住,將已與竿尾粘結的釣線從第1節竿后端小鉤開始纏繞,每次經過小鉤時稍用力拉直,繞完后將釣線余下部分在第二塊魔術貼上纏繞,直至最后將魚鉤、腦線置放在第二塊魔術貼的勾面上,然后將第二塊魔術貼的活動端勾面勾合在第一塊魔術貼的對應勾面上,則竿線成為一個整體,套上竿套即可放進工具袋中。下次垂釣時,反向操作即可。由此可見,上述操作過程完全適合釣手在無光線情況下使用本釣具垂釣,也適合盲人在正常釣手的口頭指導下憑手感實現垂釣,熟練后即無需他人指導,使之跟正常人一樣釣魚。同時,本發明不單為一般釣手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還為老人、兒童、智障者以及沒有時間或者不愿意學習綁線技術的人去除了垂釣的最大障礙,使垂釣更容易成為全家樂、團體樂、全民樂的一種休閑、高尚的娛樂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外掛線手竿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外掛線手竿中的第二塊魔術貼張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有振;張揚,未經張有振;張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300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含氟啶蟲酰胺的超低容量液劑
- 下一篇:一種可拓展高頻帶寬的電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