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29383.6 | 申請日: | 201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6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蔡佳琦;顧磊磊;孫賢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17/18;E02D31/00;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1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泡沫 混凝土 保溫 填充 工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溫填充層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和行業越來越重視建筑物的環保節能要求,創造綠色新型社會也是勢在必行。普通的保溫回填材料不但自重較大,而且需通過鋪設擠塑板等材料才能達到保溫效果。普通有機保溫材料具有易燃性,燃燒煙霧大,毒性大;其他無機保溫材料在吸水率等方面存在缺陷。大部分建筑物地下室頂板至室外標高之間需回填,采用常規回填材料回填后自重較大,若要保證該結構就有防水,保溫,將會給生產商帶來制作上的成本提高,工期也相對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保溫層的防水、保溫的材料成本較高,且混凝土在回填時自重較大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其中,包括:
????步驟一,首先在所需要覆蓋的區域表面上鋪設墊層;
步驟二,在所述墊層上澆灌第一層泡沫混凝土;
步驟三,在所述第一層泡沫混凝土上鋪設一層防水材料,在所述防水材料的上表面鋪設管道;
步驟四,澆灌第二層泡沫混凝土覆蓋所述管道,并使所述第二層泡沫混凝土填充管道與管道、管道與防水材料之間的空間;
步驟五,在所述第二層泡沫混凝土的上方進行后續的面層施工,并使所述后續的施工的面層形成找坡層。
上述的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其中,所述步驟二中所澆灌的第一層泡沫混凝土與所述步驟四中所澆灌的第二層泡沫混凝土是由泵通過高壓橡皮管進行回填。
上述的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其中,所述墊層的材料為碎石或瓦礫。
上述的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其中,所述管道為硬質材料。
本發明的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采用了如上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1、有效使用了泡沫混凝土,在進行回填的時候由于泡沫混凝土的密度較小,其質量較輕提高了回填速度;
2、泡沫混凝土的質量較輕可是建筑物自重降低25%左右,可提高構件的承截能力,減少了混凝土的成本;
3、泡沫混凝土屬多孔材料,其隔音效果極佳,且泡沫混凝土為無機材料,不會燃燒,從而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在建筑物上使用,可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性能;
4、在填充層中的防水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水的滲漏。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如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發明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發明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圖序參考:墊層1、第一層泡沫混凝土2、防水材料3、管道4、第二層泡沫混凝土5以及面層6。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造特征、達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圖1為發明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為發明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2所示,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其中,包括:步驟一,首先在所需要覆蓋的區域表面上鋪設墊層1;步驟二,在鋪設的墊層1上澆灌第一層泡沫混凝土2;步驟三,在第一層泡沫混凝土2上鋪設一層防水材料3,在防水材料3的上表面鋪設管道4;步驟四,澆灌第二層泡沫混凝土5覆蓋管道4,并使第二層泡沫混凝土5填充管道4與管道4、管道4與防水材料3之間的空間;步驟五,在第二層泡沫混凝土5的上方進行后續的面層施工,并使后續的施工的面層6形成找坡層。
進一步的,步驟二中所澆灌的第一層泡沫混凝土2與步驟四中所澆灌的第二層泡沫混凝土5是由泵通過高壓橡皮管進行回填。
進一步的,墊層1的材料為碎石或瓦礫。
進一步的,管道4為硬質材料,在泡沫混凝土中可以加強填充層中的結構,并可以起到排氣或排水等功效。?
綜上所述,發明一種泡沫混凝土保溫填充層的工藝方法,有效的使用了泡沫混凝土在回填過程中提高了回填速度,并且具有防水保溫的功能,其結構簡單,給人的使用帶來了更大的便捷。
以上對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其中未盡詳細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該理解為用本領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發明的實質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93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圓柱雕刻機工件回轉機構
- 下一篇:一種自動輸送翻轉式玻璃下片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