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五端口基于微機械固支梁電容型微波功率傳感器及制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29120.5 | 申請日: | 201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1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廖小平;張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21/02 | 分類號: | G01R21/02;B81B7/00;B81C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張惠忠 |
| 地址: | 21009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口 基于 微機 械固支梁 電容 微波 功率 傳感器 制備 | ||
1.一種五端口基于微機械固支梁電容型微波功率傳感器,制作在砷化鎵襯底(21)上,在其上設有五個CPW(6)、五個MEMS固支梁(7)、固支梁的錨區(8)、傳感電極(9)、傳感電極的壓焊塊(12)、十個終端匹配電阻(13)、一個由十個熱電偶(14)構成五對熱電偶(14)而組成的熱電堆、兩個輸出壓焊塊(18)、一個金屬散熱片(17)、空氣橋(10)以及連接線(19),在襯底(21)下形成一個MEMS襯底膜結構(20),其特征在于該結構具有五個用于傳輸微波信號的CPW輸入端(1、2、3、4和5),每個CPW(6)上方有一個MEMS固支梁(7),在每個CPW(6)的輸出端連接兩個終端匹配電阻(13),每個終端匹配電阻(13)附近有一個熱電偶(14),將這五對熱電偶(14)也成對稱放置并串聯連接形成熱電堆;金屬散熱片(17)被熱電堆的冷端環繞;MEMS襯底膜結構(20)位于終端匹配電阻(13)和熱電堆的熱端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端口基于微機械固支梁電容型微波功率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每個MEMS固支梁(7)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固支梁的兩個錨區(8)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端口基于微機械固支梁電容型微波功率傳感器,其特征在于五個MEMS固支梁(7)分別橫跨在五個CPW(6)上且相互之間成對稱放置,其固支梁的錨區(8)均不與CPW地線相連接,而位于CPW地線的外側;每個固支梁(7)下方有兩個傳感電極(9),傳感電極(9)位于在CPW信號線和地線之間,固支梁(7)下方的CPW(6)和傳感電極(9)被氮化硅介質層(11)覆蓋;傳感電極(9)通過連接線(19)與CPW地線外側的傳感電極的壓焊塊(12)相連接,被連接線(19)隔開的CPW地線通過空氣橋(10)連接,其空氣橋(10)下方的連接線(19)被氮化硅介質層(11)覆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端口基于微機械固支梁電容型微波功率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對稱放置的五個CPW(6),五個橫跨在CPW(6)上的MEMS固支梁(7)以及構成一個熱電堆的五對熱電偶彼此相互之間分別呈72o的角。
5.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五端口基于微機械固支梁電容型微波功率傳感器的制備,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為:
1)準備砷化鎵襯底(21):選用外延的半絕緣砷化鎵襯底,其中外延N+?砷化鎵的摻雜濃度為重摻雜,其重摻雜的濃度一般大于等于1018cm-3;
2)光刻并隔離外延的N+?砷化鎵,形成熱電堆的半導體熱偶臂的圖形和歐姆接觸區;
3)反刻由熱電堆的半導體熱偶臂的圖形組成的N+?砷化鎵,形成輕摻雜(一般濃度小于1018cm-3)的熱電堆的半導體熱偶臂(15),其輕摻雜的濃度一般小于1018cm-3;
4)光刻:去除將要保留金鍺鎳/金地方的光刻膠;
5)濺射金鍺鎳/金;
6)剝離,形成熱電堆的金屬熱偶臂(16);
7)光刻:去除將要保留氮化鉭地方的光刻膠;
8)濺射氮化鉭;
9)剝離;
10)光刻:去除將要保留第一層金的地方的光刻膠;
11)蒸發第一層金;
12)剝離,初步形成CPW(6)、MEMS固支梁的錨區(8)、傳感電極(9)、傳感電極的壓焊塊(12)、金屬散熱片(17)、輸出壓焊塊(18)以及連接線(19);
13)反刻氮化鉭,形成與CPW輸出端相連接的終端匹配電阻(13),其方塊電阻為25Ω/?;
14)淀積氮化硅:用等離子體增強型化學氣相淀積法工藝生長氮化硅介質層;
15)光刻并刻蝕氮化硅介質層(11):保留MEMS固支梁(7)下方CPW(6)、傳感電極(9)、以及空氣橋(10)下方連接線(19)上的氮化硅;
16)淀積并光刻聚酰亞胺犧牲層:在砷化鎵襯底(21)上涂覆聚酰亞胺犧牲層,光刻聚酰亞胺犧牲層,僅保留MEMS固支梁(7)和空氣橋(10)下方的犧牲層;
17)蒸發鈦/金/鈦:蒸發用于電鍍的底金;
18)光刻:去除要電鍍地方的光刻膠;
19)電鍍金;
20)去除光刻膠:去除不需要電鍍地方的光刻膠;
21)反刻鈦/金/鈦,腐蝕底金,形成CPW(6)、MEMS固支梁(7)、固支梁的錨區(8)、空氣橋(10)、傳感電極的壓焊塊(12)、金屬散熱片(17)、輸出壓焊塊(18)以及連接線(19);
22)將該砷化鎵襯底(21)背面減薄,其厚度一般在50μm和150μm之間;
23)背面光刻:去除在砷化鎵背面形成膜結構地方的光刻膠;
24)刻蝕減薄終端電阻(13)和熱電堆的熱端下方的砷化鎵襯底(21),形成膜結構(20);
25)釋放聚酰亞胺犧牲層:顯影液浸泡,去除MEMS固支梁(7)和空氣橋(10)下方的聚酰亞胺犧牲層,去離子水稍稍浸泡,無水乙醇脫水,常溫下揮發,晾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912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互動效果的手機
- 下一篇:一種中長款職業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