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鎘污染水田中稻米安全生產的改良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28975.6 | 申請日: | 2011-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1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魏樹和;牛榮成;周啟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17/06 | 分類號: | C09K17/06;C09K17/04;A01G16/00;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穎 |
| 地址: | 11016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 污染 水田 稻米 安全生產 改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鎘污染水田的稻米安全生產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鎘污染水田中稻米安全生產的改良劑。
背景技術
分布于城鄉結合部的農田土壤,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環境問題,其中,水田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也很嚴重,尤其是工業廢水灌溉農田。這些重金屬極易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內,對人體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脅(文獻1:師榮光,趙玉杰,彭勝巍,等.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下土壤-作物鎘含量積累及其健康風險分析[J].資源科學.2008,30(12):1904-1910.;文獻2:白玲玉,曾希柏,李蓮芳,等.不同農業利用方式對土壤重金屬累積的影響及原因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0,43(1):96-104.)。研究表明,進入人體的Cd能夠與含羥基、氨基、巰基的高分子有機物結合,使許多酶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肝、腎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另外,Cd還會損傷腎小管,導致糖尿、蛋白尿、氨基酸尿,并使尿鈣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引起腎功能不全。長期食用含鎘食物會影響鈣和磷的代謝,引起腎、肺、肝等內臟器官的病理變化,誘發骨質疏松、軟骨病和腎結石等疾病,也有可能引起“骨痛病”(文獻3:Kondo?K.Incidence?of?minamata?disease?in?communities?along?the?Agano?river,Niigata,Japan-pattern?of?the?exposure?and?official?diagnosis?of?patients[J].Nippon?Eisegaku?Zasshi.1996,51599-611.)。鑒于我國實際國情,將大面積中輕度污染農田停止農作,進行長時間的植物修復或其它成本昂貴工程修復顯然是不現實的。通過向污染土壤中施加一些改良劑,以降低農作物可食部分鎘含量使其符合我國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稻米(NY?5115-2008)鎘限量值,這樣可以使中低水平污染農田得以安全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鎘污染水田中稻米安全生產的改良劑。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適用鎘污染水田中稻米安全生產的改良劑:向種植稻米的污染土壤施加石灰和/或粉煤灰作為改良劑。
所述石灰或粉煤灰的施加量分別為污染土壤重量百分比的0.1%~10%。
所述石灰或粉煤灰優選施入量為石灰施加量為污染土壤重量百分比的0.5%~1.2%;粉煤灰施加量為污染土壤重量百分比0.5%~6%。
向種植水稻的污染土壤施加石灰和/或粉煤灰的改良劑,使水稻能夠正常生長,實現污染農田安全生產的目的。
所述種植的水稻品種為鎘低積累水稻品種。所述鎘低積累水稻品種為沈稻4號。將改良劑與污染土壤混均于土壤表層,待泡田整平后插秧。
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通過施入本發明的水田調改良劑,使水稻品種實現在中低水平鎘污染水田上水稻正常生長,且稻米中鎘含量符合我國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稻米(NY?5115-2008)鎘限量值。此外,所施加的調控劑對土壤本身沒有負面影響,不造成二次污染。同時,可以促進水稻的早生快發,提高水稻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在不同鎘處理以及不同改良劑作用下遼星17的糙米鎘含量示意圖(其中(圖例從左至右分別為清潔土壤,1%石灰,1%粉煤灰,3%粉煤灰,5%粉煤灰)。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鎘污染水田安全生產改良劑的篩選
1.試驗設計
以沈陽稻區水稻品種為主,廣泛收集水稻品種,利用土壤小區試驗,參照水田鎘污染的實現情況,通過人為投加鎘的方法配制鎘污染土壤,以我國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稻米(NY?5115-2008)鎘限量值為依據,測定各品種對鎘的富集特征,同時找出對鎘相對含量較高的品種。以鎘高積累水稻品種為試材,即遼星17,通過向污染土壤中施加粉煤灰、石灰改良劑,篩選出水稻安全生產改良劑。
具體步驟:春季在被鎘污染的水田土壤上,均勻撒施入污染土壤重量百分比為1%~10%的改良劑,然后,按常規栽培方式,采用旋耕的方式將調控劑與土壤混均于土壤表層,待泡田整平后按常規方式插秧及進行其它常規生產管理。
試驗設計如下:
表1??污染土壤改良實驗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89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