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折疊式收納袋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25472.3 | 申請日: | 2011-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06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蔣芊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蔣芊如 |
| 主分類號: | B65F1/06 | 分類號: | B65F1/06;B65B6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麗華 |
| 地址: | 10008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疊式 收納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活用品,尤指一種折疊式收納袋支架。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垃圾總量以每年3%?-?5%?的速度迅速增長,?有效地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管理和處置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作為城市垃圾管理、處置的起點,?可以實現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是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推進城市文明的有效手段,?已經成為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垃圾處置的趨勢和必然走向。在我國,?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尚處于起步階段。盡管政府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并采取了很大的力度進行宣傳、示范,提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但總體實施效果不盡人意。
近來政府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如改進現行的回收方法,可以實行上門收集和分類垃圾箱并舉的辦法。以上門收集為主,對于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可在居民區內設置標有“紙”、“金屬”、“玻璃”等不同類別的垃圾箱,為愿意細致分類的居民提供設施。
但是由于居民家中及辦公場所室內的廢棄物回收都是使用的垃圾筒,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占用了地面的面積,且在回收廢棄物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導致垃圾筒附近的地面及墻面上殘留有各種廢棄物;且因室內面積有限,不可能放置多個垃圾筒,所有垃圾分類存放也就無從談起,從而導致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難以實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疊式廢棄物回收袋支架,占用空間少,適合于在家里對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設計方案:
一種折疊式收納袋支架,包括有一支撐體,該支撐體用于懸掛折疊式收納袋支架的主體裝置;所述的折疊式收納袋支架的主體裝置包括:一內框架,由下開放口的三邊支撐架構成,其上邊支撐架平行設置且固定在支撐體上;一外框架,由下開放口的三邊支架或封閉的四邊支撐架構成,其上邊支撐架平行設置,在兩側邊支撐架上對應位置處各設一支點,所述內框架的兩側邊支撐架的底端與該支點活動連接;在內框架及外框架的上邊支架內或外分別配設夾緊收納袋邊端的小框架。
所述的外框架優選由封閉的四邊支撐架構成,其下邊支撐架用于固定卷裝點斷式收納袋;該下邊支撐架為可拆卸且兩端活接在兩側邊支撐架底端的可轉動軸,或為與兩側邊支撐架底端一體或分體固定連接,在下邊支撐架上固定安裝一放置卷裝點斷式收納袋的筒架。
所述的支點設在外框架側邊支撐架上的中間位置處。
所述的支撐體為固定體或活動式的支撐架。活動式的支撐架為至少具有沿底部基面移動和自身高度可調功能之一的支撐架。
所述兩個小框架所設位置分別在內框架及外框架上四分之一處。
所述的內框架及外框架優選為方形。
本發明折疊式收納袋支架主要用于回收垃圾,可以方便、快捷地解決室內廢棄物分類存放和回收問題;亦可應用于其他用途,比如盥洗室中的盥洗用具及換洗衣物的盛放。
本發明的優點是:
1、由于本發明主體裝置采用的是折疊式結構,在收納物品時可張開支架,收納完畢就可折疊起來,所以,當收納廢棄物(尤其食品垃圾)時,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保證環境清潔衛生;
2、本發明裝置可直接懸掛在墻、門、櫥、柜上,高度可因人及使用習慣而調節,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方便人們回收廢棄物;
3、本發明設置了圓弧形筒架,可方便地放置卷裝點斷式廢棄物回收袋,便于可持續回收廢棄物;
4、本發明適合的收納袋尺寸范圍很廣,幾乎所有大小尺寸的收納袋均可使用;
5、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適合家庭、辦公室或賓館等場所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折疊式收納袋支架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
圖2為本發明折疊式收納袋支架結構示意圖(圖1中A-A向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折疊式收納袋支架應包括有一支撐體,在支撐體上固定懸掛折疊式收納袋支架的主體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蔣芊如,未經蔣芊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54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