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整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24815.4 | 申請日: | 2011-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8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04 |
| 發明(設計)人: | 長谷川巧;北山真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35/02 | 分類號: | B62D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鄭霞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整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整流裝置,尤其是設置于車輛的輪罩護板(ホイ一ルハウス)前部的具有襟翼(フラツプ)部的車輛用整流裝置,特別涉及形成避開后方部件的方向的氣流,同時實現阻力減小的車輛用整流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等車輛中,已知在收納車輪的輪罩護板的前方,設置具有面對車輛前方側的襟翼部的整流裝置。這種襟翼具有暫且擋住來自前方的氣流,使流動的方向向側方及下方變化,使其與位于后方的車輪及其它部件不以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的角度接觸,從而減小作為車輛整體的阻力的功能。
這樣為了改變氣流的流動,使襟翼的前面部相對于流動成為垂直的平面狀時,效率較高,因此現有的大部分襟翼形成為大致平面狀。
但是,在襟翼為這樣的平面形狀的情況下,氣流相對于襟翼的前面大致垂直地接觸,由此存在的問題是襟翼自身產生的阻力增大而削弱作為車輛整體的阻力減小效果。
對此,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將配置于輪罩護板的前方的整流裝置即輪胎偏轉器(タイヤデフレクタ)設計為車輛前方側形成突出的馬蹄形狀的平面形的技術。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13013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的現有技術的整流裝置中,雖然減小了整流裝置自身產生的阻力,但兩端部的氣流的方向和行駛風的流入方向大致平行,因此不易得到改變氣流的方向且氣流不易吹向車輪等的效果。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問題點,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形成避開后方部件的方向的氣流,并且減小阻力的整流裝置。
本發明通過如下的解決手段來解決上述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整流裝置,其包括襟翼部和突起部,
所述襟翼部具有大致沿使用所述整流裝置的物品的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前面部,
所述突起部從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向前方突出,并且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相對于所述突起部在所述前面部上的基部縮窄而形成,
從而使得使用所述整流裝置的物品在運動時所述突起部的突出部分和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引導流動的氣流的行進方向,向避開配置于所述整流裝置后方的部件的方向變化;所述向前方突出是向所述物品的運動方向突出。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襟翼部的前面部可設置成使在所述物品運動時沿所述突起部的表面流動的氣流的行進方向,以向物品寬度方向外側、物品寬度方向內側、下方側之中至少一個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增大的方式變化。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可被配置在氣流相對于襟翼部的前面部大致垂直流入的部位或者其附近。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襟翼部的前面部中的突起部的基部的周圍區域可被形成為大致平面狀。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相對于襟翼部的前面部的突出量可為20-80mm,優選為30-60mm,更優選為50mm。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相對于襟翼部的前面部的突出量可為50mm以上。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可形成為凸曲面狀,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和基部之間的所有表面可以是平滑的,所述表面之間相接處可呈弧形角部,以利于氣流沿所述突起部的表面平滑地流動。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可形成為在物品寬度方向上較在上下方向上長。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可呈大致四角錐形。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突起部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和基部之間的部分表面可以是平滑的微凸曲面狀或平滑的微凹曲面狀。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襟翼部和突起部可以是整體成形的,或由各部件組合而構成。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整流裝置可用于車輛中,設置在收納車輪的輪罩護板的前方,并從車體向下方突出。
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在突起部中突出部分的端部相對于基部的車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可偏離地配置在車寬度方向內側。
此外,在本發明所提供的整流裝置中,可以設置多個突起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車輛用整流裝置,其中,該車輛用整流裝置在收納車輪的輪罩護板的前方,從車體向下方突出配置,其具備襟翼部和突起部,所述襟翼部具有大致沿車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的前面部,所述突起部由從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向車輛前方突出且突端部側縮窄而形成,所述襟翼部的所述前面部使在車輛行駛時沿所述突起部的表面流動的氣流的行進方向,向避開配置于后方的部件的方向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富士重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48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手表夾板用夾具
- 下一篇:電動調整裝置和拼接顯示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