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手車開關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23318.2 | 申請日: | 2011-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1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軍;范康林;范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電業局 |
| 主分類號: | G01K7/00 | 分類號: | G01K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啟龍 |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手車 開關柜 溫度 在線 監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開關柜溫度監測系統,特別是高壓手車開關柜的溫度自動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高壓手車開關柜是電力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電氣設備。隨著社會的發展,對電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地對高壓開關柜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開關柜的內部過熱現象已成為開關柜使用中的常見問題,由于開關柜體的密閉性,在一些負荷較重的地區,存在開關柜的溫升超標問題。開關柜的溫升超標,直接影響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而且過熱問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如果不加以控制,過熱程度會不斷加劇,并對絕緣件的性能及設備壽命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有必要開發手車開關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手車開關柜觸頭溫度的在線監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測溫準確、傳感器高電位端與顯示器低電位端之間采用隔離傳輸方式的高壓手車開關柜的溫度在線監測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壓手車開關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由溫度采集終端和顯示儀表端以及二者相應的工作電源組成,所述溫度采集終端組成如下:
溫度傳感器:由六個溫度傳感器和一個環境溫度傳感器組成,六個溫度傳感器均布設置在高壓手車開關柜的動觸頭或靜觸頭上,一個環境溫度傳感器設置在高壓手車開關柜的斷路器室內;
單片機:上述七個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連接;
收發單元: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與收發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所述顯示儀表端組成如下:
接收單元:與上述溫度采集終端的收發單元無線連接;
顯示儀表端單片機:其輸入端與接收單元的輸出端連接;
顯示器:與顯示儀表端單片機連接。
上述溫度傳感器為美國Dallas?Semiconductor公司的數字溫度傳感器;所述收發單元和接收單元均采用Freescale公司的無線收發芯片組成;所述顯示器采用液晶顯示器。
上述溫度采集終端的工作電源為:用作引入交流電的電流互感器順次級聯整流器以及穩壓器后輸出3.3V直流電。?
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和優點:
1)溫度測量準確
采用進口的高精度數字式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既可在動觸頭上安裝也可在靜觸頭上安裝。這樣更加方便與現階段多樣化斷路器種類相配合,從而保證了斷路器更加穩定的工作。測溫傳感器距測溫點非常的近,能快速準確地感應觸頭溫度變化,測量溫度準確。
2)絕緣隔離性
溫度傳感器采集信號通過無線方式傳輸至顯示器。傳感器和監控顯示儀表通過無線數據傳輸方式解決傳感器高電位端與儀表低電位端之間的隔離傳輸。
3)無需電池供電。
傳感器部分的數據處理和發射電路采用線圈感應供電;避免了電池容易失電而無法長期工作的問題。
4)采用國際先進的無線傳輸技術。解決了無線信號的互相干擾問題。
附圖說明
圖1、圖2分別是溫度采集終端在動觸頭和靜觸頭上的安裝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右視圖。
圖4是溫度采集終端硬件結構框圖。
圖5是顯示儀表端(即監控終端)的硬件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4、圖5示出,本高壓手車開關柜溫度在線監測系統由溫度采集終端和顯示儀表端以及二者相應的工作電源組成,所述溫度采集終端組成如下:
溫度傳感器:由六個溫度傳感器和一個環境溫度傳感器組成,六個溫度傳感器均布設置在高壓手車開關柜的動觸頭或靜觸頭上,一個環境溫度傳感器設置在高壓手車開關柜的斷路器室內;
單片機:上述七個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連接;
收發單元: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與收發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所述顯示儀表端組成如下:
接收單元:與上述溫度采集終端的收發單元無線連接;
顯示儀表端單片機:其輸入端與接收單元的輸出端連接;
顯示器:與顯示儀表端單片機連接。
圖1示出,動觸頭1上固定有梅花抓頭5,絕緣套筒2套在動觸頭上,電流互感器線圈6繞在動觸頭上,單片機及收發單元3安裝在動觸頭上,(6個)溫度傳感器4固定在動觸頭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電業局,未經四川省電力公司自貢電業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233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