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18946.1 | 申請日: | 201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0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廖海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海康 |
| 主分類號: | F16T1/20 | 分類號: | F16T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水汽 分離 節能 疏水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疏水閥,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
背景技術
現有的疏水閥的內部設計成把出口緊密封閉就能達到排水不排蒸汽的效果,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如果設備上的氣壓與疏水閥的氣壓成正比時,冷凝水在設備內緩慢流出使設備的熱能被冷凝水吸收而降低設備的熱能,如果蒸汽或不凝性氣體如空氣在冷凝水被排放之前先進入了疏水閥,導致疏水閥出口關閉阻止了冷凝水正常排放造成滯留,使設備熱效率大大降低。改進的疏水閥是增加一排氣裝置,把蒸汽排出才能疏水,增加排氣裝置雖然使設疏水閥正常工作,但排出蒸汽造成蒸汽的浪費,不節能。
設備在剛開機時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冷凝水量是不同的,而且設備負載量波動也會影響冷凝水量,疏水閥設計時的最大難題是設定閥門的開度,現有的疏水閥是為一個固定的開度,不能隨冷凝水增多而調大開度,冷凝水較多時不能及時排放,積存的冷凝水會使設備的熱能損失,熱效率降低;冷凝水較少就會產生蒸汽泄漏,造成蒸汽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及時排放冷凝水、有效減少蒸汽排放和提高熱效率的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閥蓋和閥球,閥體上設有入口與出口,閥體與閥蓋形成可容納冷凝水的空腔,所述閥體上設有排出閥座,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或第二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
所述閥球固定在閥芯上端。
所述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設在排出閥座的側壁上。
所述第一排出孔直徑不大于第二排出孔直徑,第一排出孔位于第二排出孔下方。
所述排水通道由相互連通的一環形凹槽與一“T”形通道組成。
所述排出閥座下端固定一包圍繞水閥座下端的直角隔離壁。
所述入口上固定一導入閥座,導入閥座上設有導入孔。
所述導入孔設在導入閥座的側壁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排出閥座設有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排出閥座內設有可由閥球帶動可在排出閥座內上下升降的閥芯,閥芯上設有與第一排出孔對齊的排水通道,當冷凝水較少時通過排出閥座的第一排出孔排水,當冷凝水較多時閥球上升帶動閥芯上升,第一排出孔和第二排出孔同時排水,具有能自動調節冷凝水排放速度、排水連續,有效防止冷凝水滯流和蒸汽排放,減少設備的熱能損失,提高熱效率,節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半剖立體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1的剖視圖;
圖5是圖4中B處局部放大圖;
圖6是圖5中閥芯上升時排水通道與第二排出孔對齊的剖視圖;
圖7是圖6中閥芯繼續上升時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包括閥體1、閥蓋2和閥球3,閥體1上設有入口11與出口12,所述閥體1上設有排出閥座13,排出閥座13設有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排出閥座13內設有閥芯4,閥球3固定在閥芯4上端,閥芯4可由閥球3帶動可在排出閥座13內上下升降;閥芯4上設有可與第一排出孔131或第二排出孔132對齊的排水通道41。
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設在排出閥座13的側壁上;第一排出孔直徑不大于第二排出孔直徑,第一排出孔131位于第二排出孔132下方;排水通道41由相互連通的一環形凹槽與一“T”形通道組成。排出閥座13下端固定一包圍排出閥座13下端的直角隔離壁14。入口11上固定一導入閥座15,導入閥座15上設有導入孔151;導入孔151設在導入閥座15的側壁上。
本發明的一種全自動水汽分離節能疏水閥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狀態時閥芯4上的排水通道41與排出閥座13的第一排出孔131對齊(如圖5所示),當攜帶冷凝水的蒸汽從入口11進入導入閥座15,通過導入孔151進入閥體1與閥蓋2形成的空腔,蒸汽在空腔內冷卻成冷凝水,由于開始時冷凝水較少,所以閥芯4上的排水通道41與排出閥座13的第一排出孔131對齊;當冷凝水水位達到直角隔離壁14高度時就進入直角隔離壁14與排出閥座13之間的空間,水位高度達到第一排出孔131高度時就從第一排出孔131流入排水通道41,再從出口12流出;當冷凝水較多時,閥球3在冷凝水浮力作用下上升,閥球3上升帶動閥芯4上升,閥芯4上升到一定高度使排水通道41與第二排出孔132對齊(如圖6所示),這時冷凝水經第一排出孔131而不經排水通道41直接流入出口12同時冷凝水經第二排出孔132經排水通道41流入出口12,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同時排水提高冷凝水排放速度;當冷凝水繼續增多時,閥芯4繼續上升,使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不再受閥芯4約束,冷凝水經第一排出孔131和第二排出孔132而不經排水通道41直接流入出口12同時排水(如圖7所示),進一步提高冷凝水排放速度;當冷凝水又減少時,閥球3下降,閥球3下降帶動閥芯4下降使閥芯4上的排水通道41與排出閥座13的第一排出孔131或第二排出孔132再次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海康,未經廖海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89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大氣顆粒物監測裝置
- 下一篇:開放式揚塵在線監測系統的機械安裝和調節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