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線無效
申請號: | 201110218195.3 | 申請日: | 2011-08-01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3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發明(設計)人: | 金沢祐彌 | 申請(專利權)人: | 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A61M25/09 | 分類號: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導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線。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各種導線,該導線用于插入血管、消化道、尿道等管狀器官或體內組織中來向目標部位引導醫療設備等。
例如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3-52829號)記載了一種導線,該導線在芯線等的前端上形成被固定部來防止固定部脫落。
此外,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第5345945號說明書)記載了一種導線,該導線具有雙重線圈結構,該雙重線圈結構設置有外側線圈構件和內側線圈構件。
然而,雖然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導線由于在芯線的前端上設置有被固定部,所以可以防止固定部(前端釬焊部)脫落,但是如果所使用的芯線具有能夠防止固定部脫落程度的被固定部,則會使導線的前端變得過硬,導致血管等損傷。
此外,雖然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導線具有雙重線圈構件結構,但是由于線圈外徑相等,所以不能防止前端釬焊部脫落。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線,該導線能夠防止導線的最前端部脫落,并且能夠確保導線前端部的柔軟性。
本發明方式1的導線包括芯軸和纏繞在所述芯軸外周上的線圈構件,所述導線的特征在于,所述芯軸的前端部和所述線圈構件的前端部彼此固定連接,形成導線的最前端部,位于所述最前端部內的線圈構件的外徑是變化的。
本發明方式2的導線在方式1所述導線的基礎上,所述最前端部內的線圈構件的外徑朝向前端方向逐漸減小。
本發明方式3的導線包括:芯軸;外側線圈構件,纏繞在所述芯軸的外周上;以及內側線圈構件,位于所述外側線圈構件的內側,并且纏繞在所述芯軸的外周上,所述導線的特征在于,所述芯軸的前端部、所述外側線圈構件的前端部和所述內側線圈構件的前端部相互固定連接,形成導線的最前端部,位于所述最前端部內的所述外側線圈構件和所述內側線圈構件中至少一個的線圈外徑是變化的。
本發明方式4的導線在方式3所述導線的基礎上,位于所述最前端部內的所述外側線圈構件的線圈外徑朝向前端方向逐漸減小。
本發明方式1記載的導線由于位于最前端部內的線圈構件的外徑是變化的,所以可以防止導線的最前端部脫落,并且由于與芯軸的形狀無關,僅線圈構件的外徑變化,所以可以確保導線前端部的柔軟性,從而可以防止損傷血管等。
本發明方式2記載的導線由于最前端部內的線圈構件的外徑朝向前端方向減小,所以在方式1記載的發明效果的基礎上,可以防止線圈構件從最前端部突出,并且由于可以使線圈構件的前端位于最前端部的前端附近,所以可以進一步防止最前端部從導線上脫落。
本發明方式3記載的導線由于位于最前端部內的外側線圈構件和內側線圈構件中至少一個的線圈外徑是變化的,所以可以防止導線的最前端部脫落,并且由于與芯軸的形狀無關,僅線圈構件的外徑變化,所以可以確保導線前端部的柔軟性,從而可以防止損傷血管等。
本發明方式4記載的導線由于位于最前端部內的外側線圈構件的線圈外徑朝向前端方向減小,所以在方式3記載的發明效果的基礎上,可以防止線圈構件從最前端部突出,并且由于可以使線圈構件的前端位于最前端部的前端附近,所以可以進一步防止最前端部從導線上脫落。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導線的整體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導線的整體圖。
圖3是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導線的整體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第一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第二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第三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第四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8是表示本發明第五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9是表示本發明第六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第七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11是表示本發明第八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圖12是表示本發明第九變形例的導線的前端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導線
2?芯軸
3、23、33、43、53、63、73?線圈構件
13A、93A、103A?外側線圈構件
13B、93B、103B?內側線圈構件
83A、83B?錐形線圈構件
4、14、24、34?最前端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未經朝日英達科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81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