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觸摸面板以及觸摸顯示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6954.2 | 申請日: | 201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53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明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祁建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摸 面板 以及 顯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觸摸面板及觸摸顯示面板(touch?sensing?display?panel),且特別是有關一種電容式觸摸顯示面板(capacitive?touch?sensing?display?panel)。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資訊技術、無線行動通訊和資訊家電等各項應用的快速發展,為了達到更便利、體積更輕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觸摸面板已經逐漸取代鍵盤與滑鼠,成為許多資訊產品的主要輸入裝置。一般而言,觸摸面板大致可區分為電阻式觸摸面板、電容式觸摸面板、光學式觸摸面板、聲波式觸摸面板、電磁式觸摸面板等。以電容式觸摸面板為例,根據其驅動與感應方式可分為自電容型(self?capacitive)觸摸面板以及互電容型(mutual?capacitive)觸摸面板兩大類。
公知的互電容型觸摸面板包括多個沿著X軸方向延伸的第一電極串列,以及多個沿著Y軸方向延伸的第二電極串列,且X軸方向與Y軸方向不同。當使用者以手指觸碰觸摸面板時,會改變第一電極串列與第二電極串列之間的電容,將此改變信號傳回控制器,即可計算出觸摸位置的座標。當其與顯示面板結合構成互電容型觸摸顯示面板時,顯示面板可以根據使用者所為的觸摸位置的選擇而進行顯示畫面的改變。
一般來說,為了提高觸摸面板的感應靈敏度,必須增加第一電極串列與第二電極串列之間之間距,藉此增大第一電極串列與第二電極串列之間的電容變化量來增強電容改變的感應信號。然而,增大第一電極串列與第二電極串列之間之間距雖然可以增強使用者觸碰點的感應信號,但當第一電極串列與第二電極串列之間之間距過大時,由于相鄰感應信號之間的重疊區域不足,無法利用相鄰感應信號的重疊比例搭配內插法準確地計算出觸摸點,導致公知觸摸面板無法清楚地判別出使用者的觸碰軌跡。具體而言,當使用者以手指在觸摸面板上畫直線時,由于相鄰感應信號彼此的重疊區域不足,將導致觸摸面板的感應線性度(linearity)不佳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摸面板以及觸摸顯示面板,其具有較佳的感應線性度。
本發明提出一種觸摸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多條驅動電極串列以及多條感應電極串列。驅動電極串列與感應電極串列配置于基板上,其中驅動電極串列分別沿第一方向延伸,感應電極串列分別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不同。驅動電極串列與感應電極串列彼此交錯以構成多個感應單元,其中各感應單元具有一中間區域以及一外圍區域,位于中間區域的驅動電極串列與感應電極串列之間具有一第一電極間距,位于外圍區域的驅動電極串列與感應電極串列之間具有一第二電極間距,且第二電極間距小于第一電極間距。所述驅動電極串列與所述感應電極串列交錯構成感應單元,感應單元具有一幾何中心。在各該感應單元中,該幾何中心到邊界的距離為D,該中間區域的邊界到該幾何中心的距離d滿足關系式:0≤d≤0.95D。該中間區域的邊界到該幾何中心的距離d滿足關系式:0≤d≤0.8D。該中間區域的邊界到該幾何中心的距離d滿足關系式:0≤d≤0.5D。在各該感應單元中,該第二電極間距G2與該第一電極間距G1的比值范圍為0.06≤G2/G1≤0.8。該第二電極間距G2與該第一電極間距G1的比值范圍為0.07≤G2/G1≤0.7。該第二電極間距G2與該第一電極間距G1的比值范圍為0.1≤G2/G1≤0.6。所述驅動電極串列彼此電性絕緣,且所述感應電極串列彼此電性絕緣。各該驅動電極串列包括一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驅動電極主干以及多條沿著第二方向延伸的驅動電極分支,而各該感應電極串列包括一沿著第二方向延伸的感應電極主干以及多條沿著第一方向延伸的感應電極分支。所述各該驅動電極主干包括多個條狀導體以及多個驅動橋接線,各該驅動橋接線跨越對應的各該感應電極主干并連接于二相鄰的條狀導體之間。進一步包含多個介電圖案層,分別位于所述驅動電極串列與所述感應電極串列的交錯點上,其特征在于:各該介電圖案層介于各該驅動電極串列以及各該感應電極串列之間,以電性隔離該驅動電極與該感應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69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