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烯烴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6803.7 | 申請日: | 201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8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郟景省;王紅霞;王申祥;王國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C7/20 | 分類號: | C07C7/20;C07C11/02;C07C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浩然;王鳳桐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烯烴 生產 方法 | ||
1.一種烯烴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將裂解原料置于裂解爐管中,在裂解條件下進行裂解,得到裂解產物烯烴,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爐管包括裂解爐管基體、附著在裂解爐管基體內壁表面的粘結層和附著在所述粘結層表面的抗結焦、抗滲碳層;所述粘結層為能夠粘結所述裂解爐管基體和抗結焦、抗滲碳層并能夠防止焦炭與裂解爐管基體接觸的涂層,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為能夠防止焦炭與裂解爐管基體接觸且不與裂解原料和/或裂解產物發生反應的涂層;所述粘結層和抗結焦、抗滲碳層具有微孔結構,所述粘結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小于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結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為0.2-10nm,孔容為0.01-1.1mL/g;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為0.5-15nm,孔容為0.05-1.2mL/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結層的厚度為0.5-15μm,優選為2-8μm;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的厚度為2-100μm,優選為5-50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結層含有二氧化硅和/或金屬氧化物,所述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選自鋁、鈦和鋯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含有二氧化硅和/或金屬氧化物;所述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選自鋁、鈦、鋯、錳、鉻、鑭和鎂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爐管還包括附著在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表面的活性催化涂層;所述活性催化涂層能夠催化焦炭和水蒸氣發生反應;所述活性催化涂層含有金屬活性組分,所述金屬活性組分中的金屬選自鋰、鈉、鉀、銣、鈣、鍶、鋇、鉬、鈷、鎳、鐵、銅、鈰和鐠中的一種或多種;以金屬元素計,所述金屬活性組分的負載量為0.1-40g/m2,所述負載量指的是單位表面積上所負載的金屬活性組分的重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爐管基體內壁表面的粗糙度Ra在0.2μm以上,優選為0.2-0.8μ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條件包括裂解溫度為750-1000℃;裂解壓力為0-0.3MPa。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爐管的制備方法包括在裂解爐管基體內壁表面形成粘結層,并在所述粘結層表面形成抗結焦、抗滲碳涂層;所述粘結層為能粘結所述裂解爐管基體和抗結焦、抗滲碳層且能夠防止焦炭與裂解爐管基體接觸的涂層,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為能夠防止焦炭與裂解爐管基體接觸且不與裂解原料和/或裂解產物發生反應的涂層;所述粘結層和抗結焦、抗滲碳層具有微孔結構,所述粘結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小于抗結焦、抗滲碳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結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為0.2-10nm,孔容為0.01-1.1mL/g;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的微孔結構的平均孔半徑為0.5-15nm,孔容為0.05-1.2mL/g。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結層是通過將第一溶膠負載在裂解爐管基體內壁表面并經第一熱處理形成的,所述第一溶膠選自硅溶膠、鋁溶膠、鈦溶膠和鋯溶膠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是通過將第一漿料混合物和/或第二漿料混合物負載在粘結層表面并經第二熱處理形成的;所述第一漿料混合物為在pH為2-5或pH為9-11的條件下,將二氧化硅、金屬氧化物和金屬氧化物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種、第二溶膠和水混合得到的,所述第一漿料混合物中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選自鋁、鈦、鋯、錳、鉻、鑭和鎂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第一漿料混合物中的第二溶膠選自硅溶膠、鋁溶膠、鈦溶膠和鋯溶膠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第二漿料混合物為在pH為2-5或pH為9-11的條件下,將二氧化硅和/或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水合物和水混合得到的,所述第二漿料混合物中金屬氧化物和金屬氧化物水合物中的金屬選自鋁、鈦、鋯、錳、鉻、鑭和鎂中的一種或多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溶膠的用量使得粘結層的厚度為0.5-15μm,優選為2-8μm;所述第一漿料混合物和/或第二漿料混合物的用量使得所述抗結焦、抗滲碳層的厚度為2-100μm,優選為5-5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680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自動紫外線消毒沖奶機
- 下一篇:溫差發電太陽能智能飲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