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布式能源的監控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110216672.2 | 申請日: | 201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0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相銀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志中;王新憲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布式 能源 監控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布式能源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分布在客戶端的各種基礎能源,利用小型發電設備轉換成電能,并通過智能管理系統進入電網。
分布式能源的概念是隨著分散的小型發電設備的發展而提出的。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用戶自備電源的增加,包括光伏發電、燃料電池發電和風力發電等分布式能源有了較大的增長。如果大量分布式能源直接并入配電網,將給電網調度運行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分布式能源在電網發生故障時將立即退出運行;分布式能源將間歇性地影響周邊用戶;使得配電網電壓調整復雜化;容易產生大量諧波,影響該區域的電能質量;給繼電保護整定帶來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分布式能源的監控系統,解決現有需要將各類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電網,但同時分布式能源穩定性較差、電力用戶對供電質量要求較高等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是提供一種分布式能源的監控方法,解決現有需要將各類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電網,但同時分布式能源穩定性較差、電力用戶對供電質量要求較高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分布式能源的監控系統,包括:
用于監控整個分布式發電系統運行狀況的能源監控模塊;
用于監控分布式能源設備的運行狀態的異常監視模塊;
用于分析處理客戶側分布式電源智能調配的布式電源接入模塊;
在各電源點現場控制管理電源設備和儲能設備的就地控制管理模塊;
用于在控制中心集中管理整個系統運行的集中控制管理模塊;
所述分布式電源接入模塊連接各個就地控制模塊,將分布式能源形成一個整體系統;
所述能源監控模塊將監測到的整個分布式發電系統的運行數據上報至所述集中控制管理模塊進行存儲、分析及顯示;
所述異常監視模塊實時監控各個分布式能源接入點,并將異常事件上報至所述集中控制管理模塊。
作為改進,所述分布式能源的監控系統還包括與集中控制管理模塊連接通信的斷路器/無功功率監視模塊,所述集中控制管理模塊通過斷路器/無功功率監視模塊對斷路器狀態進行遠程監控,對電力線路無功功率進行實時監測。
作為改進,所述就地控制模塊包含:
對電源點現場的電源設備和儲能設備的并離網進行開電/斷電的操作的并離網控制器;
接收集中控制管理模塊的指令對發電設備進行開關控制,以滿足微電網運行的就地平衡和整體平衡,保證電能質量的穩定的微電網控制器;
根據預先設置的規則和集中控制管理模塊的指令,并根據當地電力公司的分時電價政策,控制儲能設備進行錯峰平谷的電源控制器模塊。
作為改進,所述源監控模塊適應各種不同的物理通道,包括有線局域網、無線網絡、手機3G網絡、互聯網;所述異常監視模塊適應多種物理通道,包括載波通訊、室內小無線、WIFI。
作為改進,所述能源監控模塊監測的數據包括發電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電壓、電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分布式能源的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控制管理模塊、能源監控模塊、異常監視模塊、布式電源接入模塊和就地控制管理模塊;
利用分布式電源接入模塊連接各個就地控制模塊,將分布式能源形成一個整體系統;
利用能源監控模塊監控整個分布式發電系統運行狀況;
利用異常監視模塊實時監控各個分布式能源接入點以監控分布式能源設備的運行狀態;
利用分布式電源接入模塊分析處理客戶側分布式電源智能調配;
集中控制管理模塊獲取能源監控模塊將監測到的整個分布式發電系統的運行數據并進行存儲、分析及顯示;集中控制管理模塊通過異常監視模塊獲取分布式能源設備的異常事件。
作為改進,還設有與集中控制管理模塊連接通信的斷路器/無功功率監視模塊,所述集中控制管理模塊通過斷路器/無功功率監視模塊對斷路器狀態進行遠程監控,對電力線路無功功率進行實時監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66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