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16384.7 | 申請日: | 201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096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宗余;梅新詠;王碧波;蘇楊;王樂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4/00 | 分類號: | E01D4/00;E01D19/00;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華 |
| 地址: | 43005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層 混凝土 疊合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橋梁建筑工程領域,涉及一種新結構形式的斜拉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大跨度拱橋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鋼拱橋,包括鋼箱拱、鋼桁拱、鋼管拱等;(2)混凝土拱橋,包括混凝土箱拱、混凝土肋拱、混凝土桁架拱等;(3)鋼管混凝土拱橋有著較大的跨越能力,但用鋼量遠大于其他兩種結構形式鋼,工程造價高。混凝土拱橋有如下缺點:a、拱肋自重較大,是制約混凝土拱橋跨度的主要因素;b、施工難度大,施工工期長。鋼管混凝土拱橋綜合了鋼拱橋和普通鋼筋混凝土拱橋的優(yōu)點,各自發(fā)揮了兩種材料的材料特性,缺點是由于管內混凝土收縮變形造成與鋼管脫離,不能形成整體結構。
如何有效發(fā)揮鋼、混凝土兩種材料的材料特性,同時又避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問題,做到結構合理、施工簡便,正是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xiàn)狀,旨在提供一種拱肋自身重量輕,用料省,便于施工,能降低施工風險,縮短施工工期的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本發(fā)明目的的實現(xiàn)方式為,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是在由鋼腹板、桿與鋼弦桿構成的鋼桁架拱的上面有上層鋼結構與上層混凝土結構,下面有下層鋼結構和下層混凝土結構。
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的施工方法,對于現(xiàn)場澆制成拱形式的具體步驟如下:
1)先用鋼腹板、桿與鋼弦桿構成鋼桁架拱,鋼桁架拱結構既作為永久結構一部分,同時又作為后澆混凝土結構的模板;
2)在鋼桁架拱結構上、下層分別澆筑混凝土,形成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
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的施工方法,對于預制安裝形式的具體步驟如下:
1)先用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形成疊合結構共同受力;
2)現(xiàn)場節(jié)段安裝或整片安裝形成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
本發(fā)明根據拱橋以受壓為主的結構特性,盡可能采用造價較低的具有良好受壓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對于大跨度拱橋,利用鋼結構施工方便的特點,先形成鋼桁拱結構,降低施工風險,加快施工工期;對于小跨度拱橋,既可以采用上述方案,也可以采用工廠預制現(xiàn)場安裝的施工方案;因拱肋剪力較小,可取消混凝土腹板,減輕拱肋自身重量。
本發(fā)明充分發(fā)揮了鋼材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的良好材料特性,結構受力簡單合理,能更好適應各種跨度拱橋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立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2,本發(fā)明的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是在由鋼腹板、桿5與鋼弦桿構成的鋼桁架拱的上面有上層鋼結構1與上層混凝土結構2,下面有下層鋼結構3和下層混凝土結構4。
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的施工方法,對于現(xiàn)場澆制成拱形式的具體步驟如下:
1)先用鋼腹板、桿5與鋼弦桿構成鋼桁架拱,鋼桁架拱結構既作為永久結構一部分,同時又作為后澆混凝土結構的模板;
2)在鋼桁架拱結構上、下層分別澆筑混凝土,形成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
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的施工方法,對于預制安裝形式的具體步驟如下:
1)先用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形成疊合結構共同受力;
2)現(xiàn)場節(jié)段安裝或整片安裝形成雙層鋼桁混凝土疊合拱結構。
本發(fā)明根據拱橋以受壓為主的結構特性,盡可能采用造價較低的具有良好受壓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對于大跨度拱橋,利用鋼結構施工方便的特點,先形成鋼桁拱結構,降低施工風險,加快施工工期;對于小跨度拱橋,既可以采用上述方案,也可以采用工廠預制現(xiàn)場安裝的施工方案;因拱肋剪力較小,可取消混凝土腹板,減輕拱肋自身重量。
本發(fā)明充分發(fā)揮了鋼材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的良好材料特性,結構受力簡單合理,能更好適應各種跨度拱橋要求。
與前述現(xiàn)有技術中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
與鋼拱橋比,節(jié)省了鋼料用量,降低了工程造價,提高了結構剛度。
與混凝土拱橋相比,減輕了拱肋自身重量,便于施工,縮短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風險。
與鋼管混凝土拱橋相比,采用疊合結構形式,避免了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引起的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相互脫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63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