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16176.7 | 申請日: | 2011-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93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彤宇;何國益;郝志國;劉電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20 | 分類號: | E21F5/2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浩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孔口 捕塵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開采領域,尤其是一種適用于煤礦井下鉆孔的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煤層中鉆孔時,使用風力排渣時會在鉆孔口下風側產生很多的粉塵,尤其是在煤層松軟、煤粉顆粒很細的煤層鉆孔作業時,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充滿整個作業現場,甚至會彌漫到整個巷道中。不但威脅和影響現場作業的工人,同時對在同一巷道中作業的其他工人也造成很大的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號為2010106016013.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煤礦用密集淺孔捕塵器,所述煤礦用密集淺孔捕塵器包括孔口捕塵器,所述孔口捕塵器前后兩側上設置有對應的鉆桿進口和鉆桿出口,上、下兩側上對應設置有除塵口、排渣口,所述鉆桿出口處設置有套筒,所述除塵口處設置有噴霧嘴。所述捕塵器工作時,套筒的前端,即遠離所述孔口捕塵器的一端嵌入煤壁,鉆桿依次通過所述鉆桿進口和鉆桿出口后開始鉆進煤壁,從而通過所述套筒將鉆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導入孔口捕塵器內,而后通過所述噴霧嘴對粉塵進行噴淋,最終經所述排渣口排出,以達到降塵目的。
上述煤礦用密集淺孔捕塵器在使用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降塵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1)由于煤礦用的鉆桿尾部大都為三角形,因此無法在所述孔口捕塵器的鉆桿進口處設置常規的密封結構,而所述的噴霧嘴的噴淋效果有限,無法將鉆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充分打濕,因此在鉆桿鉆進的過程中仍有部分粉塵通過所述鉆桿進口處“逃出”所述的孔口捕塵器而影響周圍環境,即無法實現與鉆桿配合處的密封;2)所述排渣口處沒有擋塵裝置,排渣口處往往成為粉塵飄出的出口;3)所述孔口捕塵器采用的是整體結構,而鉆桿一般較長,且在使用過程中需經常更換,每次更換則必須將套設于鉆桿上的孔口捕塵器沿鉆桿的軸向“脫”掉,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其勞動強度;4)由于是采用所述噴霧嘴降塵,降塵介質為水,因此經處理后的粉塵(主要成分是煤)與鉆進過程中產生的渣滓等雜物混雜在一無法實現回收利用;另外,井下取水也較為困難且水經煤塵污染后無法實現循環利用,這也使得上述煤礦用密集淺孔捕塵器的使用更為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氣密封的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以解決現有的捕塵器的對應孔口處難以防止粉塵排出的問題。
本發明的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包括用于圍設于孔口捕塵器的對應孔口外周以將孔口捕塵器內飄至對應孔口處的粉塵吹回孔口捕塵器內的噴氣孔,所述噴氣孔各自具有用于與氣源連接的進氣端及對應的噴氣端且圍成一個保持對應孔口暢通的氣封口,各噴氣孔的中心線均從其各自的進氣端至噴氣端向所述氣封口的中心線逐漸靠攏。
所述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還括用于圍設在孔口捕塵器的對應孔口處的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管壁上具有進氣孔,其內部具有與所述進氣孔相通的氣流通道,進氣管圍成一個保持所述氣封口暢通的氣封通道,所述氣封通道的前端具有進口,后端具有出口,所述的噴氣孔設置于進氣管靠近所述氣封通道的出口的一側的管壁上并通過所述氣流通道與所述進氣孔導通連接。
所述進氣管的進氣孔處設置有用于調節進入所述氣流通道內的氣量大小的調節閥。
所述進氣管靠近所述氣封通道的出口的一側具有錐形斜面,所述錐形斜面從前端至后端逐漸遠離氣封通道的中心線,所述的噴氣孔布設于所述的錐形斜面上。
所述各噴氣孔的噴氣端均具有一直孔段,各噴氣孔的直孔段的中心線均從前端至后端沿所述氣封通道的圓周方向同向偏斜。
所述用于孔口捕塵器的氣封裝置還包括用于密封裝配于孔口捕塵器的對應孔口上的護套,所述護套呈兩端開口的筒形,所述進氣管一體設置于所述護套的內壁上。
所述護套內同軸線裝配有阻燃套,所述阻燃套上具有供鉆桿穿過的阻燃通道,所述阻燃通道的內徑小于所述氣管圍成的環的內徑。
所述護套內于面向所述噴氣孔的放入噴氣端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防止從所述噴氣孔內噴出的氣流沿護套的內壁面貼壁行走的擋風環,所述擋風環上具有供鉆桿穿過的阻塵通道,所述阻塵通道與的中心線與所述氣封口的中心線重合。
所述的護套包括互相扣合的上半套和下半套,所述上半套上固連有上半管及上半板,下半套上固連有下半管和下半板,所述上、下半管拼接形成所述的進氣管,所述上、下半板拼接形成所述擋風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61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