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針菇白色變異菌種分離培養與鑒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6057.1 | 申請日: | 201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8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波;鮮靈;甘炳成;黃忠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66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針菇 白色 變異 菌種 分離 培養 鑒定 方法 | ||
1.一種金針菇白色變異菌種分離培養與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菌種分離培養和菌種鑒定兩個步驟,其中,所述的菌種分離培養包括以下步驟:
(1)白色子實體獲取:從黃色金針菇川金菇3號中挑選子實體為白色的菇體作為菌種分離材料;
(2)菌種分離培養:以挑選出的白色子實體為材料,用火灼燒手術刀,待手術刀冷卻后,用手術刀切取菌蓋或者菌柄內部的菇組織,移植到PDA斜面培養基上;
(3)菌種純化與保藏:將上述分離菌種在22~25℃下培養2~5天,檢測菌種生長情況,選擇無細菌和霉菌感染的菌種使用,當菌絲生長長度達到2~3cm時,取前端菌絲體轉接于PDA培養基上,每個菌種轉接培養5~8支,在22~25℃下培養,選擇無雜菌污染、菌絲體生長濃密的菌種使用,編號為F3W4,將菌種用紙包裹放入冷藏裝置內,在4~6℃下保藏;
所述的菌種鑒定包括以下拮抗鑒定步驟:
拮抗鑒定:將F3W4的菌種塊接種到PDA平板培養基上,在22~25℃黑暗下培養7~8天,再在光照下培養5~6天,與川金菇3號形成溝狀線,確定為不同菌株的即為白色變異菌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針菇白色變異菌種分離培養與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種鑒定還包括以下出菇鑒定步驟:
(1)培養基配制:培養基組分為:棉籽殼80~90%,麩皮10~20%,料水的重量比為:1:1.1~1.3;
(2)菌種生產方法:將裝有上述培養基的培養瓶經高壓滅菌后,接入菌種,在20~25℃下培養;菌絲生長滿瓶后,進行出菇管理;
(3)出菇方法:將培養瓶移到菇房內,去除封口物,溫度控制為?10~15℃,光照強度為100~300勒克斯,子實體生長到3~4cm時,在子實體上套上塑料袋,塑料袋規格為長33~35cm,折徑為18~20cm,上端扎口,觀察子實體形態特征,與川金菇3號的子實體形態特征完全不相同,并且為白色的子實體的即為白色變異菌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針菇白色變異菌種分離培養與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藏裝置包括冰箱。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金針菇白色變異菌種分離培養與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瓶為750mL的玻璃瓶。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金針菇白色變異菌種分離培養與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瓶為1100mL的塑料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經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605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治療眼新血管疾病的組合治療
- 下一篇:用作CCR4受體拮抗劑的吡唑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