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5022.6 | 申請日: | 201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5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艷;楊向榮;鄧勇;原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9/02 | 分類號: | C01G9/02;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納米 氧化鋅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納米ZnO是一種具有非遷移性、熒光性、壓電性、抗菌消炎、抗紫外線等許多特殊性能的材料。它廣泛應用于橡膠、紡織、涂料、磁性材料、氣體傳感器、圖象記錄材料等領域。特別是納米ZnO用于毛織物的后整理使織物具有了抗菌除臭、消毒、抗紫外線的功能,國內外在納米ZnO制備和應用領域的研究正在不斷的加強和深化。納米ZnO的制備常用的有固相法-即先生成ZnCO3先驅體再高溫分解生成納米ZnO微粒、微乳液法,雖然這些方法能獲得納米ZnO微粒,但其制備步驟較多,實驗條件不夠溫和,成本不夠低。現有的硝酸鋅和氫氧化鈉溶液直接反應法,產物粒徑及均勻度不好控制且耗能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解決了現有納米氧化鋅的制備方法步驟繁瑣、成本高昂、不適合工業化生產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按照體積比為1∶1稱取摩爾濃度為0.01-0.5mol/L的硝酸鋅溶液及摩爾濃度為0.025-1.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稱取的硝酸鋅溶液置于燒杯中,將燒杯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并加上攪拌裝置,用堿式滴定管取稱取的氫氧化鈉溶液對硝酸鋅溶液進行滴定,滴定完畢后超聲攪拌5-30分鐘,得到乳白色液體;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乳白色液體進行陳化;
步驟3:對步驟2得到的陳化后的液體進行抽濾、水洗、醇洗,得到白色固體粉末,烘干,得到納米氧化鋅。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其中步驟1中的超聲攪拌,速度為10-3000轉/分,頻率為1-40KHz。
其中步驟2中的陳化,時間為1-36小時。
其中步驟3中的抽濾、水洗、醇洗分別進行三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是目前制備步驟最少,原料最廉價、易得,實驗條件最溫和,成本最低的一種新方法,比現有的任何方法更適合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TEM圖;
圖2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電子衍射圖;
圖3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XRD譜;
圖4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XRD分析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制備納米氧化鋅的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按照體積比為1∶1稱取摩爾濃度為0.01-0.5mol/L的硝酸鋅溶液及摩爾濃度為0.025-1.3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稱取的硝酸鋅溶液置于燒杯中,將燒杯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并加上攪拌裝置。用堿式滴定管取稱取的氫氧化鈉溶液對硝酸鋅溶液進行滴定。滴定完畢后超聲攪拌5-30分鐘,超聲攪拌的速度為10-3000轉/分,頻率為1-40KHz,得到乳白色液體;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乳白色液體進行陳化1-36小時;
步驟3:對步驟2得到的陳化后的液體進行抽濾,水洗、醇洗各三次,得白色固體粉末,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納米氧化鋅。
圖1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TEM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所制備的材料呈球狀,直徑為20-30nm之間,顆粒均勻。圖2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電子衍射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所制備的材料為多晶結構。圖3和圖4是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納米氧化鋅的XRD譜和XRD分析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所制備的材料XRD譜圖與氧化鋅的XRD標準譜圖一致。
實施例1
按照體積比為1∶1稱取摩爾濃度為0.01mol/L的硝酸鋅溶液及摩爾濃度為0.025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稱取的硝酸鋅溶液置于燒杯中,將燒杯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并加上攪拌裝置。用堿式滴定管取稱取的氫氧化鈉溶液對硝酸鋅溶液進行滴定。滴定完畢后超聲攪拌50分鐘,超聲攪拌的參數是1000轉/分,頻率10KHz,得到乳白色液體;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乳白色液體進行陳化12小時;
步驟3:對步驟2得到的陳化后的液體進行抽濾,水洗、醇洗各三次,得白色固體粉末,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得到納米氧化鋅。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50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