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高速模擬開關的低漏動態雙向本體-捆綁方式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3085.8 | 申請日: | 201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47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09 |
| 發明(設計)人: | 穆罕默德·蘇海卜·侯賽因;雪克·瑪力卡勒強斯瓦密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國半導體(開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687 | 分類號: | H03K17/68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張靜潔;張妍 |
| 地址: | 英屬西印度群島開曼群島大開曼島KY*** | 國省代碼: | 開曼群島;KY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高速 模擬 開關 動態 雙向 本體 捆綁 方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主要關于高速雙向模擬開關,更確切地說,是關于雙向本體捆綁開關。
背景技術
模擬開關可用于傳遞或阻止隨時間變化的電壓信號。開關元件可以是一個晶體管,例如類似于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OSFET)的場效應管(FET)。開關上的控制輸入端通常是一個標準的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或晶體管-晶體管邏輯(TTL)輸入端,這種輸入端可以在一定的電壓下,通過內部電路,將開關狀態從非傳導狀態切換到傳導狀態,反之亦然。對于一個典型的開關而言,控制輸入端上的邏輯電壓為0的話,會使開關具有很高的電阻,因此開關斷開(非傳導);控制輸入端的邏輯電壓為1的話,會使開關具有很低的電阻,因此開關接通(傳導)。
一種類型的雙向模擬開關要將兩個分立的電源開關(例如MOSFET)背對背串聯在一起,帶有一個共源極或共漏極。那么,這種開關的總導通電阻為一個單獨的功率MOSFET的兩倍。該結構的一個示例如圖1所示,其中MOSFET?10和11連接在一個共源極結構上。傳統的雙向模擬開關具有很高的漏源電阻(Rds),并且在導通狀態下具有很高的電容(Con)。參見圖1,信號可以來自于任意一邊。當沒有信號時,可以通過背對背體二極管以及開關斷開,阻止電流。但是,由于這兩個開關是串聯的,具有很高的電容,因此會產生很高的電阻。
CMOS開關的特點是,使一個PMOS(p-通道MOS)和一個NMOS(n-通道MOS)并聯穿過一個開關輸入端(SWIN)和開關輸出端(SWOUT)。在一個典型的MOSFET中,本體短接到源極上。由于這種開關是雙向的,輸入端和輸出端的極性可以互換,因此每個MOSFET的源極和漏極同樣也可以互換,或者說具有反轉電壓(由于有效的柵極電壓取決于源極,因此并聯使用PMOS和NMOS,可以確保至少有一個MOSFET是接通的)。典型的模擬開關在開關接通時,CMOS體二極管是連接到它們的源極上的。
在一些原有技術的雙向開關中,當MOSFET的本體區連接(捆綁)到當前的源極、無論是SWIN還是SWOUT的任意一邊上時,通常采用本體捆綁的方式。
美國專利號為6,590,440的專利提出了一種雙向電池斷路開關,包含一個四端子的n-通道MOSFET,不具有源極/本體短路,以及用于確保本體短接到MOSFET的源極/漏極端(T3或T4)的任意一端上的電路,在較低的電壓下偏置。如圖2A所示,電池斷路開關S6包含開關n-通道MOSFET?M1以及本體偏壓發生器50。如圖2B所示,T3端子連接到電池的負極端,T4端子連接到負載或電池充電器上。本體偏壓發生器50包含第一對MOSFET?M2和M3以及第二對MOSFET?M4和M5。MOSFET?M2連接在MOSFET?M1的漏極和本體之間,MOSFET?M3連接在MOSFET?M1的源極和本體之間,并且MOSFET?M2和M3的源極端連接到MOSFET?M1的本體上。MOSFETM2和M3含有一個傳統的源極-本體短路。MOSFET?M2的柵極連接到MOSFET?M1的源極上,MOSFET?M3的柵極連接到MOSFET?M1的漏極上。MOSFET?M4和M5分別與MOSFET?M2和M3并聯。但是,MOSFET?M4和M5的柵極端共同連接到MOSFET?M1的本體上。按照傳統的方式,MOSFET?M4和M5的源極和本體端短路,并短接到MOSFET?M1的本體上。MOSFET?M2和M3的作用是,在較低的電壓下,將MOSFET?M1的本體短接到MOSFET?M1的源極和漏極端的任意一端。MOSFET?M4和M5的作用是,當MOSFET?M2和M3都斷開時,防止MOSFET?M1的本體過度地向上“浮動”。MOSFET?M2的作用是,當MOSFET?M1的漏極處的電壓低于其源極電壓時,將MOSFET?M1的漏極和本體短接,MOSFET?M3的作用是,當MOSFET?M1的源極處的電壓低于其漏極電壓時,將MOSFET?M1的本體和源極短接。因此,MOSFET?M1的本體夾到MOSFET?M1的漏極和源極端的任意一端上,MOSFET?M1的漏極和源極端的任意一端達到最大程度地反向偏置,從而使MOSFET?M1的源極和漏極也相應地反轉。在這種情況下,本體動態地捆綁到NMOS源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國半導體(開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國半導體(開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30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