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秧苗移植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1363.6 | 申請日: | 201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69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神谷壽;福島壽美;岡田卓也;中西康仁;今泉大介;三浦健太郎;田井義浩;加藤武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井關農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王小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秧苗 移植 | ||
1.一種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行駛車身設有向田地插植秧苗的插植部(16),在該行駛車身設有具有駕駛座(12)和操縱手柄(18)的駕駛部(10),在固定于所述行駛車身的支承部件(24)經由連桿部件設有多個載置秧苗的預備秧苗載置部件,通過該連桿部件的轉動操作,使預備秧苗載置部件自如地切換為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第一形態和沿上下方向排列的第二形態,在所述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后部形成后側突出部,在所述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前部形成前側突出部,在所述后側突出部形成比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秧苗載置面高的后側止動部,在所述前側突出部形成比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秧苗載置面高的前側止動部,在該前側止動部的前側上表面具備前低后高的引導面,在所述第一形態下,從側視圖中觀察后側止動部配置在所述引導面或比引導面靠后方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側止動部形成承托部,并由該承托部支承后側止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側止動部形成于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左右兩端部,所述后側止動部形成于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左右中央部,并且在所述前側止動部的左右之間且在預備秧苗載置部件的底部形成承托后側止動部的承托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的前側止動部分別形成所述承托部,并且該左右的承托部形成為向前側止動部的左右之間突出。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側止動部,設有空轉并輔助秧苗的運送的運送輔助旋轉體,該運送輔助旋轉體比所述前低后高的引導面向上方突出。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部件(24)設有所述連桿部件的轉動支點軸,在該轉動支點軸設有使連桿部件轉動的齒輪(32),所述秧苗移植機設有向該齒輪(32)傳遞驅動力以切換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的切換致動器(22),還設有切換操作該切換致動器(22)的切換操作裝置(73)。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部件(24)設有所述連桿部件的轉動支點軸,在該轉動支點軸設有使連桿部件轉動的齒輪(32),所述秧苗移植機設有向該齒輪(32)傳遞驅動力以切換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的切換致動器(22),還設有切換操作該切換致動器(22)的切換操作裝置(73)。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以電動機作為所述切換致動器(22),所述秧苗移植機設有在所述預備秧苗載置部件成為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的位置使所述連桿部件的轉動停止的停止部件,所述秧苗移植機還設有通電切換部件(92),該通電切換部件(92)在所述連桿部件與停止部件接觸而對所述電動機施加負荷時、停止通電狀態而使電動機停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預備秧苗載置部件設有通過與所述連桿部件接觸而使所述預備秧苗載置部件在第一形態下停止的第一停止部件和使所述預備秧苗載置部件在第二形態下停止的第二停止部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移植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側止動部和所述前側止動部中的一方形成承托部,并由該承托部支承前側止動部和后側止動部中的另一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井關農機株式會社,未經井關農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136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液頭單元以及噴液裝置
- 下一篇:一種MTC設備的通信方法及相關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