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11020.X | 申請日: | 2011-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0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孔麗君;苗苗;張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9/00 | 分類號: | F28D9/00;F28F3/02;F28F9/00 |
| 代理公司: | 大連萬友專利事務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發 |
| 地址: | 11602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系統 整體 冷卻 模塊 | ||
1.一種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包括空-空中冷器(41)、傳動油散熱器(42)、液壓油散熱器(43)、水散熱器(44),每個散熱器都有獨立的被冷卻介質進出法蘭、進出腔體、小芯體,其特征在于:各散熱器共用一個冷卻芯體集成(4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芯體集成(45)按功能劃分為幾個部分:空-空中冷器小芯體(18)、傳動油散熱器小芯體(16)、液壓油散熱器小芯體(13)、水散熱器小芯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芯體集成(45)采用一次性組裝+一次性爐中釬焊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芯體集成(45)采用兩個或多個芯體組裝+釬焊后再總成焊接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中冷器小芯體(18)由冷卻空氣側封條(21)、熱空氣側封條(22)、隔板(23)、熱空氣側翅片(24)、冷空氣側翅片(39)構成;傳動油散熱器小芯體(16)由冷卻空氣側封條(26)、油側封條(27)、油側翅片(28)、隔板(29)、冷卻空氣側翅片(38)構成;液壓油散熱器小芯體(13)由冷卻空氣側封條31、油側封條32、油側翅片36、隔板34、冷卻空氣側翅片(37)構成;水散熱器小芯體由冷卻空氣側封條(31)、水側封條(32)、水側翅片(33)、隔板(34)、冷卻空氣側翅片(37)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空中冷器(41)的熱空氣側翅片(24)采用百葉窗形、鋸齒形、波紋形;傳動油散熱器(42)的油側翅片(27)采用鋸齒形、波紋形結構;液壓油散熱器(43)的油側翅片(36)采用鋸齒形、波紋形;水散熱器(44)的水側翅片(33)采用鋸齒形、波紋形、穿孔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空中冷器小芯體(18)和傳動油散熱器小芯體(16)之間設置分隔墻(25);在液壓油散熱器小芯體(13)、水散熱器小芯體和傳動油散熱器(42)小芯體(16)之間設置分隔墻(30);在液壓油散熱器小芯體(13)和水散熱器小芯體之間設置分隔墻(3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體分隔墻(25、30、35)是一個端部封閉的帶內翅片的流體流道,或者是端部封閉的兩張側板,兩張側板的端部封閉方式采用焊接方式,每張側板厚度在2~10mm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氣腔與油腔、油腔與水腔、油腔與油腔之間設置分隔板,相鄰兩腔可以共用一塊分隔板,或兩塊分隔板并列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2至9其中之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多系統整體冷卻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散熱器(44)、空-空中冷器(41)、傳動油散熱器(42)、液壓油散熱器(43)并聯布置,或將兩個散熱器串聯布置后再與其它散熱器并聯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102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