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及制備方法、微生物肥料及其在農林生產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10426.6 | 申請日: | 2011-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819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1 |
| 發明(設計)人: | 藍森古;況太強;向華勇;王潤;茍洪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雙贏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專利事務所 51106 | 代理人: | 楊春 |
| 地址: | 4084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益生菌 植入 營養液 制備 方法 肥料 及其 農林 生產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及制備方法、微生物肥料及其在農林生產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對微生物菌劑摻和于化肥中,都是以有機-無機復混肥為基礎肥料,國內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生產多采用禽類或家畜、植物秸稈、城市垃圾等配以氮磷鉀制成。其養分低(在15~25%)、有害病菌含量高、同時重金屬含量超標,在植入植物益生菌時,其成活率較低(60~75%)。在農業生產實踐中效果不顯著,因肥效不高,需另外施用化肥,并且影響農產品的品質:農產品中亞硝酸鹽、有害病菌、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超標,農產品的口感差、農產品安全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申請文件中,如無特別指出,分量比均為重量比。
本申請文件中,固氮類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可以自中國科學院獲取。??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該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能滿足各種肥料植入微生物益生菌的需要,并能提高微生物菌劑在各種肥料中的成活率,形成多功能控釋肥料。
一種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包括以下組分:有機質20~50?wt?%,氮1~5wt?%,鉀1~5wt?%,余量為氧及其它含氧化合物。
作為優選,所述有機質含黃腐植酸?5~10?wt?%、棕腐植酸14~35?wt?%和氨基酸1~5wt?%。
作為優選,所述有機質含黃腐植酸?8?wt?%、棕腐植酸25?wt?%和氨基酸3wt?%。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活化液A的制?。簩⒑置悍鬯?,用堿液蒸煮提取,壓濾,然后氧解活化劑氧解活化成活化液A;
粉劑B的制取:味精廢液加熱濃縮提濃,過濾,濾餅干燥后粉碎成粉劑B;
混合活化液A和粉劑B。
作為優選,所述褐煤:堿=1:?1?~?7,所述堿液為5~15%的氫氧化鉀溶液,所述蒸煮提取在80~100℃,1~2h;
所述氧解活化劑為10%的雙氧水,重量比為50:3~5,氧解活化溫度50~69℃,氧解活化時間3~4小時;
所述干燥在100~120℃下,干燥時間10~60分鐘;
所述活化液A和粉劑B混合比為1000份:150~300份,混合是在40~60℃下加入35~40份鉬酸銨和10份增效愈創木酚和5份糖蜜下完成的。
作為優選,所述褐煤粉碎后粒徑小于等于100目,粉劑B粒徑小于等于100目。
作為優選,所述所述褐煤粉碎后粒徑小于等于100目,粉劑B粒徑小于等于100目。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微生物肥料,該微生物肥料能夠根據作物不同生長期養分需求的不同,為作物長效、均衡提供多種養分,不同作物專用品敏感中、微量元素的添加和防治植物及蔬菜等缺素癥的發生。
一種微生物肥料,該微生物肥料含有上述的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
作為優選,所述所述微生物肥料還含有氮肥、磷肥、鉀肥。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將上述的微生物肥料應用在農業、林業生產中。
一種將上述的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肥料在農業、林業生產中的應用。
作為優選,所述應用于小麥、玉米、水稻或蔬菜瓜果穴施、撒施作為基肥或追肥。
發明原理及有益效果:
1、此營養液是微生物益生菌植入化肥的專用植入載體,能滿足各種肥料植入微生物益生菌的需要,并能提高微生物菌劑在各種肥料中的成活率,形成多功能控釋肥料。
2、本營養液是以褐煤為主、輔以蔗糖和味精等生產的廢棄液和廢渣提煉腐植酸(HAc、FA)、糖類及氨基酸等有機營養素。本發明解決了?微生物益生菌在高濃度復混肥植入的難題,適用于高、中、低各種復混肥(復合肥)的廣譜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提高了微生物益生菌植入肥料中的成活率:達到80%以上,拓展了微生物益生菌植入肥料的品種。
?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制備工藝流程圖。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按圖1所述,微生物益生菌植入營養液制備工藝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雙贏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雙贏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042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