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膩子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10045.8 | 申請日: | 2011-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8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紹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貴州航天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5/34 | 分類號: | C09D5/3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膩子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膩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耐高溫膩子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航空航天載體在射程、飛行速度、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等方面綜合性能的提高,設計者必須兼顧載體重量、材料結構強度及載體內部元器件的安全性。航空航天載體外表面一般會噴防熱涂料進行防熱,但防熱涂層在制作和使用過程中,外表面的填平及修補是防熱涂層應用技術面臨的一項技術難題。
航空航天載體工作時的溫度高,尤其對于新型航空航天載體,由于飛行速度快,載體表面在短時間內,氣動加熱加劇溫度急升,如果不對防熱層進行填平修補以達到防熱層的致密,就難以保證導彈頭部、舵面、整流罩及各艙段高溫環境條件的防熱,導致結構強度下降和載體設備元件損壞,所以航空航天載體的外表面必須致密平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航空航天載體外表面防熱涂層的填平及修補配套問題,提供一種耐高溫膩子及其制備方法,該膩子能耐500℃高溫,并具有很好的靜態隔熱性,有效解決防熱涂料應用配套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耐高溫膩子是由分裝的甲組分100重量份和乙組分4~7重量份組成,其中,甲組分是由有機硅樹脂13~16重量份、丙烯酸樹脂13~16重量份、填料48~55重量份和溶劑15~25重量份組成,乙組分為固化劑。
優選的,上述耐高溫膩子的甲組分是由有機硅樹脂14重量份、丙烯酸樹脂14重量份、填料52重量份和溶劑20重量份組成。
本發明同時提供了前述耐高溫膩子的制備方法:取有機硅樹脂、丙烯酸樹脂和填料,加入溶劑調勻,制得耐高溫膩子的甲組分,乙組分為固化劑,甲組分和乙組分分別包裝。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為:取有機硅樹脂、丙烯酸樹脂和填料,加入溶劑,裝入三輥磨中分散均勻,制得耐高溫膩子的甲組分,乙組分為固化劑,甲組分和乙組分分別包裝。
最佳的,前述制備方法為:取有機硅樹脂、丙烯酸樹脂和填料,加入溶劑,裝入三輥磨中,前輥、中輥和后輥的速度比為1:3:9,快輥的速度為4~5m/s,分散均勻,制得耐高溫膩子的甲組分,乙組分為固化劑,甲組分和乙組分分別包裝。
本配方的樹脂體系是丙烯酸改性的有機硅樹脂,其原理為:單一的有機硅樹脂做成的膩子其優點是耐熱性、耐寒性、耐候性及防酶性好,其缺點是附著力和耐溶劑較差,不能常溫固化,因此,用丙烯酸改性的有機硅樹脂體系既保留了單一的有機硅樹脂優良的特點(耐熱性、耐寒性、耐候性及防酶性),同時改善了單一的有機硅樹脂不具備的工藝性能,膩子的附著力、打磨性、耐溶劑性能得到提高,實現了膩子常溫固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耐高溫膩子經丙烯酸樹脂的改性,在耐受500℃的高溫時膩子膜完好,并具有很好的靜態隔熱性及優良的工藝性能,是航空航天產品防熱涂層良好的填平及修補材料,該膩子已應用于某新型號產品,經多次靶試驗證,證明該高溫膩子完全可以滿足產品設計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表1?耐高溫膩子的配方
注:固化劑在高溫膩子調配時加入
制備方法:取有機硅樹脂、丙烯酸樹脂、填料和溶劑,混合,用尼龍棒攪拌均勻,然后裝入三輥磨,調節三輥磨的前輥、中輥和后輥的速度比為1:3:9,快輥的速度為4~5m/s,開動三輥磨分散均勻,達到膩子要求的細度,用刮刀刮到出料斗,制得耐高溫膩子的甲組分,乙組分為固化劑,甲組分和乙組分分別包裝。使用時,將甲組分和乙組分混合均勻即可。
實施例2:耐高溫膩子的性能測試
(a)膩子的調配:稱取實施例1的甲組分300g、乙組分15g,在刮板上來回翻刮混合均勻。
(b)涂刮:
鋁試片陽極化(100×100×1.2):鋁試片涂刮厚度0.7mm(多次涂刮);
馬口鐵鍍錫:馬口鐵涂刮厚度0.1mm;
采取多次涂刮的方式達到要求的厚度(每涂刮一次干燥、打磨后再刮下一次)。
(c)固化:試片自然干燥48h。
(d)試片測試:按相關標準對試片進行性能測試,測試指標見表2。
表2??高溫隔熱涂料性能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貴州航天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貴州航天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100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