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次性免排氣續液輸液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9476.2 | 申請日: | 2011-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04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振業;楊桂麗;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5/162 | 分類號: | A61M5/1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排氣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用一次性輸液器,尤其涉及一種在前一個輸液瓶滴空之后,無須開放出液接口向下向外排出輸液管下段腔內的滯液及上段腔內的空氣便能續液的輸液器(附注:因其不存在輸液瓶滴空之后輸液管腔內會進入空氣的問題,故以下將其簡稱為“一次性免排氣續液輸液器”)。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在臨床輸液、輸血的準備工作中(指往輸液器、輸血器內充液備輸),令護士煩惱的一個問題是:即使護士能夠精心操作,仍不能完全避免設置在茂菲氏滴管[附注:本發明將其(含直管形的茂菲氏滴管、開設有嫁接加藥口的茂菲氏滴管、錐體形的茂菲氏滴管等已有技術的茂菲氏滴管)簡稱為“滴斗”;將固定連接在滴斗上部的各式輸液導管(含直管形輸液導管、“Y”形輸液導管,設有嫁接加藥口的“L”形輸液導管,配有滴定管/營養袋的輸液導管等已有技術的輸液導管)統稱為“滴管”(附注:①因它是位于滴斗頂部的輸液導管,故稱滴管;②本發明申請文件中的符號“/”指的是“或”);將設置在滴斗頂部、滴定管頂部、滴管上端的插瓶連接器、插瓶連接針(含側孔針、斜面針及其導壓管等)等已有技術的插瓶連接裝置統稱為“連瓶器”;將設置在滴斗頂部的各款式的輸液器進液通路(例如:直接設置在滴斗頂部的連瓶器,配有滴管及/或滴定管的連瓶器,配有滴管及/或營養袋的連瓶器等現有技術的輸液器進液通路)統稱為“進液接口”;將固定連接在滴斗底部的各款式的現有技術的輸液導管(例如:直管形輸液導管,其塑料管的下端連接有短段膠質管的輸液導管,開設有嫁接加藥三通口的輸液導管等)統稱為“輸液管”;將設置在輸液管末端的乳頭形接頭、帽扣式接頭、活動帽扣式接頭、輸液三通旋塞等現有技術的輸液器出液端口統稱為出液接口(亦稱輸液管末端接頭);特予說明]底部上的那條輸液管內進入少量空氣形成氣栓,有時則表現為較多的氣泡附著在輸液管內壁上,其主要原因是:當護士捏擠滴斗抽吸輸液容器(指輸液瓶、輸液袋)內液體的動作稍快稍猛時,滴頭排入滴斗腔內的液柱沖擊在先進入滴斗腔內的液體而產生氣泡,在氣泡尚未浮出滴斗腔內的液面時,便伴隨著滴斗內的液體進入輸液管內,尤其是那些黏稠液體,不僅易于產生氣泡,而且氣泡上浮的速度很慢,此外,在輸液管過度盤曲及充液速度較慢時容易生成附壁氣泡(這是因為液體是沿著橫置/斜置的輸液管內腔的下部向前流動所致)和氣栓。為排出輸液管內的氣栓及/或附著在輸液管內壁上的氣泡,護士常用手指彈動輸液管使氣泡、氣栓上浮,不僅其操作麻煩費功耗時,而且常因輸液管細小,尤其將輸液管下段腔內的氣栓向上排出,其效果多不理想,這是因為氣栓承受著其上方液柱的壓力,它內部的張力較大(就像將柿子壓成柿餅那樣),使氣栓的外圓柱表面緊貼輸液管內壁,難以形成對流。情急之下,護士常常是向下向外多排放一些液體,至氣泡氣栓完全排出為止,其結果是:不僅造成浪費,而且還會影響治療效果和導致病房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94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