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9270.X | 申請日: | 201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6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湘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湘秋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102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結腸炎 中藥 顆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
技術背景:
急慢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基本癥狀為血便、腹瀉、腹痛、便秘、嚴重會引起潰爛腸穿孔、腸狹窄、中毒性擴張、少數引起癌變,西醫大多用抗菌消炎藥物有一定療效,但根治率低、易復發,長期服用易產生抗藥性和副作用。中醫治療很少有固定配方,臨床多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澀腸止瀉、理氣止痛、健脾祛濕等辨證施治,雖能緩解部分癥狀,但見效慢、需長期服藥,特別是慢性結腸炎患者,會有幾年至十年不能治愈,腹痛、腹瀉長期相伴人生,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苦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能夠有效根治急慢性結腸炎,使用方便,療效明顯,無副作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由下列中藥組成,且各組分重量配比為:蒲公英90~110份、地丁草90~110份、地榆炭90~110份、白接骨140~160份、老鸛草140~160份、葉下珠140~160份、干姜50~70份。
作為優選,各組分重量配比為:蒲公英100份、地丁草100份、地榆炭100份、白接骨150份、老鸛草150份、葉下珠150份、干姜60份。
作為優選,各組分重量配比為:蒲公英90份、地丁草110份、地榆炭90份、白接骨160份、老鸛草140份、葉下珠160份、干姜50份。
作為優選,各組分重量配比為:蒲公英110份、地丁草90份、地榆炭110份、白接骨140份、老鸛草160份、葉下珠140份、干姜70份。
上述原料精選、去雜、曬干、殺菌、烘干后,按重量比例混合研磨成600目的粉末,用專用中藥造粒機制成3mm左右直徑的顆粒,每天服三次,每次30粒,飯前服用。
本發明中中藥的功效: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殺菌利尿、保肝利膽、抗胃潰瘍、提高免疫功能、治結膜炎、胃炎、痢疾、膽囊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統感染、淋巴腺炎。
地丁草:清熱解毒、治流感、化膿性感染,腸炎、痢疾,黃膽肝炎、腸癰下血。
地榆炭:涼血止血,瀉火解毒,收斂生肌,治便血、痔血、尿血、血痢、水火燙傷。
白接骨:止血去瘀、清熱解毒、治吐血、腸紅下血、破傷風、創傷出血、消化道出血、腹水。
老鶴草:抗病毒、止瀉、凝血、祛痰、通經絡、治泄瀉、痢疾、筋骨酸痛、風濕痹痛、麻木拘攣。
葉下珠:清熱解毒、散氣去積、明目利尿、治赤白痢疾、腸炎、腎炎水腫、泌尿感染、目赤腫痛、小兒疳積、外治毒蛇咬傷。
干姜: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治心腹冷痛、吐瀉、風寒濕痹、寒飲喘咳、下痢腸癖、血痢、崩漏。
本發明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的有益效果:殺菌抗毒、消炎散結、涼血止血、抗胃潰瘍腸炎、止瀉利尿、提高免疫力、修復腸道功能,對急慢性結腸炎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少復發,安全可靠,無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一種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的制備方法,使用方法、效果作進一步的說明。
將要配置的中草藥原料,精選曬干去雜質,按重量配比為:蒲公英100份、地丁草100份、地榆炭100份、白接骨150份、老鸛草150份、葉下珠150份、干姜60份,然后將全部原料混合,放入烘房內殺菌,烘干后用粉碎機研成細度為600目的粉末,再用中藥專用制顆粒機制成治療結腸炎的中藥顆粒。
服用方法:
開始每天服三次,飯前服用,每次30顆。好轉后減為每天服二次,直至痊愈。
注意在服藥期間禁飲酒類。
功效:殺菌抗毒消炎散結、涼血止血、抗胃潰瘍腸炎、止瀉利尿、溫中逐寒,提高免疫力、修復腸道功能,治便血血痢,對急慢性結腸炎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平時注意飲食完全能沏底治愈,少復發,安全可靠,無副作用。
治療急性結腸炎9例,服用中藥顆粒七天治愈,鞏固服用三天痊愈。慢性結腸炎90例服用本中藥顆粒二個月后見效,三個月后63例痊愈,22例病狀基本消除,5例沒有治愈,可能飲食不當之故。
病例一:
吳某,中學校長,患結腸炎二十多年,各大醫院都經治療,沒有完全治愈,服用本中藥顆粒二個月后大有好轉,三個月后癥狀消失,后多次飲酒又復發,再服中藥顆粒二個月,現完全治愈。
病例二:
王老太太,84歲,患結腸炎一年多,每天拉10多次,在上海大醫院治院治療15天,不能治愈。后服用本中藥顆粒二個月病癥基本消失,現己痊愈。
病例三:
馮某,女,患結腸糜爛,瀉血便,大醫院退回后服用本中藥顆粒2個月病癥消除,停藥一個月后又復發,再繼續服中藥顆粒四個月不再復發,現已痊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湘秋,未經劉湘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927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移復合紙貼膠帶裝置及貼膠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客流運動智能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