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換熱器的管束定位工裝及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09080.8 | 申請日: | 201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6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曉峰;歐陽征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西屋自動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08 | 分類號: | B23K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管束 定位 工裝 裝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換熱器的制造工藝,尤其是平行流換熱器制造中的管束定位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平行流換熱器由多孔扁管、散熱翅片和集流管組成。扁管兩端分別插入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利用設置在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上的隔板分隔而形成串連通道。翅片和集流管表面涂敷有釬料和釬劑,整個芯體用夾具夾持,通過釬焊爐整體焊接而成。平行流換熱器早期主要用于汽車空調(diào),近年來在商用空調(diào)、家用空調(diào)、冷卻器等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平行流換熱器在加工過程中,要先將扁管、翅片和集流管進行裝配,然后進入釬焊爐焊接。
現(xiàn)有的一種裝配工藝是,先將每根扁管逐一插入集流管上的插槽以組成框架,然后再將散熱翅片裝進扁管之間的空隙。由于扁管的間距與散熱翅片的高度大致相等,因此在向扁管之間的空隙裝入翅片時非常困難,裝配效率很低。有時還要利用扁管的彈性將管體向外側推開一定距離,以暫時擴大扁管之間的間距以便裝入翅片,這不僅操作困難,而且會帶來質量隱患。進一步地,隨著翅片裝配的進行,當大部分扁管之間已經(jīng)裝入了翅片,要將剩下的管體推開就更難操作,也更容易發(fā)生質量問題。
現(xiàn)有的另一種裝配生產(chǎn)工藝是,先將每根扁管逐一插入帶有插槽的定位柱以組成框架,再將散熱翅片裝進扁管之間的空隙,然后取下兩側的定位柱并安裝集流管。這種裝配工藝,定位柱上的插槽間距可以略大于集流管上的插槽間距。相應地,插入扁管后的管間距也就略大于散熱翅片的高度,具有一定余量,因而較容易向扁管之間的空隙裝入散熱翅片。但在完成翅片裝配,取下兩側的定位柱后,要用工具將扁管和翅片壓緊,以消除扁管與翅片之間的間隙的余量,使扁管的間距與集流管的插槽間距相匹配,才能安裝集流管。而對于大型平行流換熱器,在壓緊時由于扁管和翅片為過盈配合,很多根扁管的位置與集流管的插槽往往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偏移,要將每根扁管都插入對應的插槽也非常困難,通常需要逐一調(diào)整。
上述現(xiàn)有裝配生產(chǎn)工藝,以及正在研究和發(fā)展的新工藝,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是將一束扁管分開,插入集流管上的插槽、或定位柱上的插槽或其它定位機構。目前的生產(chǎn)工藝,這一過程是由手工將扁管逐一插入插槽或定位機構,操作不便,效率低下,需要改進工藝方法來提高生產(chǎn)效率。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將一束扁管分開逐一插入插槽或定位機構時操作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將一束扁管快速、準確地插入設定的插槽或定位機構的管束定位工裝及裝配方法,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大幅提高了管束定位裝配過程的生產(chǎn)效率。
本發(fā)明所述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的:
一種換熱器的管束定位工裝,包括支架和一組定位片,相鄰定位片之間都設有限位繩或限位彈簧,其特征在于:
1)定位片安裝在支架上,并可以沿支架的軸向滑動;
2)定位片的前端設有一根或多根與扁管微孔的位置相匹配的定位針,可以插入扁管的一個或多個微孔內(nèi);
3)定位片之間的限位繩或限位彈簧處于收緊狀態(tài)時,定位片的片距與扁管的厚度dt相等,因此可以將一組定位片前端的定位針同時插入一束疊放的扁管的微孔中;
4)定位片之間的限位繩或限位彈簧處于張開狀態(tài)時,定位片的片距達到所設定的距離ds。
需要說明的是,如附圖3、附圖6所示,本發(fā)明專利中所稱的片距,是指相鄰兩片定位片頂端的間距,包括了相鄰兩片定位片之間的間距和一片定位片的厚度;本發(fā)明專利中所稱的管距,是指相鄰兩根扁管頂面的間距,包括了相鄰兩根扁管之間的間距和一根扁管的厚度。
一般地,ds=dt+(1.0~1.5)×df。其中:ds是設定的管距,dt是扁管的厚度,df是所要插入的翅片的高度。
一種所述的換熱器的管束定位工裝,所述定位片的形狀是后部較厚而前部較薄,其特征在于:定位片后部的厚度與扁管的厚度dt相等,定位片前部的定位針的厚度dn小于扁管微孔的孔徑di,使定位針可以插入扁管的微孔內(nèi)。
需要說明的是,扁管內(nèi)的微孔形狀通常為方孔、長方孔、圓孔、方孔與圓孔的組合,本發(fā)明專利中所稱的微孔孔徑,是指方孔的邊長、長方孔在扁管厚度方向的邊長、圓孔的直徑。
一種所述的換熱器的管束定位工裝,定位片的厚度dn是均勻的,且小于扁管微孔的孔徑di,使定位針可以插入扁管的微孔內(nèi)。定位片之間還設有墊片,定位片的厚度dn與墊片的厚度dw之和與扁管的厚度dt相等,即:dt=dw+dn。
因而定位片之間的限位機構收緊時,定位片的片距與扁管的厚度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西屋自動化有限公司,未經(jīng)常州市西屋自動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90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跌打損傷陸英保健茶
- 下一篇:一種礦用救生艙制冷裝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