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浮游動物現場高保真采樣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8477.5 | 申請日: | 2011-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65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濤;劉勝;黃暉;李秀保;郭志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74/00 | 分類號: | A01K74/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陳衛 | 
| 地址: | 510301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游動物 現場 高保真 采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生物監測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浮游動物現場高保真采樣裝置。?
背景技術
浮游動物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次級消費者,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傳統食物鏈中之間的重要營養鏈接,其數量變動及空間分布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功能運轉,甚至全球氣候變化都會產生重要作用。?
浮游動物現場采樣通常采用拖網方式,主要分為:垂直拖網、斜拖網和水平拖網三種。前兩種拖網方式采到的是從底到表層的樣品,第三種采到的是表層或近表層的樣品。但是拖網時間過長會對浮游動物造成擾動,而排出糞便,不利于研究其腸道內含物。?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浮游動物現場高保真采樣裝置,避免對浮游動物造成擾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浮游動物現場高保真采樣裝置,包括浮游動物網和連接于浮游動物網下端的瓶子,所述瓶子瓶口處設有封閉薄片,封閉薄片通過彈簧與瓶子連接。當進行拖網采集時,由于水流對封閉薄片產生壓力作用,可將其打開,浮游動物可順著水流流入瓶子中,由于有封閉薄片的阻隔作用,避免了水流過大而對浮游動物造成擾動。?
進一步的,所述瓶子包括瓶子上部、連接口和瓶子下部,瓶子上部和瓶子下部能于連接口處拆分,并通過螺紋連接。瓶子上部和下部能于連接口處旋開,采集完后,只需旋開瓶子下部就可將浮游動物樣品取出,不用將浮游動物網拆開,方便使用。?
更進一步的,所述浮游動物網下端通過套圈套緊于瓶子上部。?
更進一步的,為了排出瓶子中過多的水流,所述瓶子上部設有用于排水的缺口,缺口設于套圈下方、連接口上方;缺口處用篩絹包裹,使過多的水流流出瓶子而浮游動物仍截留在瓶子中,更好保存浮游動物樣品。?
更進一步的,為了排水效果更好,所述缺口環繞瓶子上部,缺口至少設置一個。?
進一步的,所述瓶子里裝有固定液,將浮游動物殺死固定于瓶子中,完好的保存了樣品。?
更進一步的,為了方便使用,所述瓶子為圓柱形。?
更進一步的,所述瓶子瓶口和封閉薄片均為圓形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通過在浮游動物網下部連接一個瓶子,并且在瓶子頂端瓶口處以一略大于瓶口尺寸的帶彈簧的圓形封閉薄片封閉,拖網采集水流施加壓力時,可將封閉薄片從上往下壓開,瓶子里面還裝有固定液;這樣拖網采樣前和放網時瓶子處于封閉狀態,拉網時水流可對圓形薄片產生壓力將其壓開,拖網采集到的浮游動物就順著水流落入瓶中,并被固定液殺死固定,浮游動物受到的擾動較小,腸道內含物能很好地在現場立即固定保存。利用該裝置能在現場采集到高保真的浮游動物樣品,有利于對其食物組成進行研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采集樣品前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采集樣品時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一種浮游動物現場高保真采樣裝置,包括浮游動物網1和圓柱形的瓶子2,瓶子2包括瓶子上部、連接口8和瓶子下部,瓶子上部和下部通過螺紋連接,能于連接口8處旋開,浮游動物網1下端通過套圈7套緊于瓶子上部。瓶子2瓶口處設有封閉薄片4,封閉薄片4通過彈簧3與瓶子2連接。瓶子上部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排水的缺口,缺口環繞瓶子上部,缺口設于套圈7下方、連接口8上方,缺口處用篩絹6包裹,缺口環繞瓶子上部。瓶子2里裝有將浮游動物固定保存的固定液5。瓶子2瓶口和封閉薄片4均為圓形狀。?
本實施例在珊瑚礁海區拖網采集浮游動物樣品,在小船上把本裝置沿船邊放入海中,并用繩子固定于船側,緩慢開動小船,使本裝置漂浮起來,當進行拖網采集時,由于水流對封閉薄片4產生壓力作用,可將其打開,浮游動物可順著水流流入瓶子中,由于有封閉薄片4的阻隔作用,避免了水流過大而對浮游動物造成擾動。拖網15分鐘后,把本裝置從海中拉出,旋開底部圓柱形瓶子2,即得到固定好的浮游動物樣品。?
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84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