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投影裝置及其光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8120.7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0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宏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21/20 | 分類號: | G03B21/20;G03B21/14;G03B21/00;F21V5/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投影 裝置 及其 光源 | ||
1.一種光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發光二極管,用以產生至少一光線;
至少一分色鏡,與該發光二極管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分色鏡時,由該分色鏡將該光線合在同一光路;
一集光器,與該分色鏡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集光器時,由該集光器將該光線聚集;以及
一復眼透鏡,與該集光器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復眼透鏡時,由該復眼透鏡將該光線均勻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眼透鏡包含:
多個小透鏡,當該光線經過該些小透鏡時,產生多個影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凹透鏡,與該復眼透鏡相對配置以使該些影像經過該凹透鏡時,由該凹透鏡將該影像重疊于一數字微鏡裝置上;以及
一集光器組,與該凹透鏡相對配置,該集光器組包含一第一集光器與一第二集光器,該第一集光器與該第二集光器是配置以控制該光源裝置的角放大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數字微鏡裝置,與該復眼透鏡相對配置;以及
一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在同一光路中相對配置于該數字微鏡裝置之前,以使該光線經過該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時,該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將該光線投射在該數字微鏡裝置上,由該數字微鏡裝置控制以使該光線再度入射該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并經由一鏡頭投射到一屏幕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至少一準直鏡,在同一光路中相對配置于該分色鏡之前,以使該光線經過該準直鏡時,由該準直鏡將該光線平行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發光二極管包含:
一紅色發光二極管、一綠色發光二極管以及一藍色發光二極管,分別用以產生一紅光、一綠光以及一藍光。
7.一種投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發光二極管,用以產生至少一光線;
至少一準直鏡,與該發光二極管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準直鏡時,由該準直鏡將該光線平行化;
至少一分色鏡,與該準直鏡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分色鏡時,由該分色鏡將該光線合在同一光路;
一集光器,與該分色鏡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集光器時,由該集光器將該光線聚集;
一復眼透鏡,與該集光器相對配置以使該光線經過該復眼透鏡時,由該復眼透鏡將該光線均勻化;
一數字微鏡裝置,與該復眼透鏡相對配置;
一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在同一光路中相對配置于該數字微鏡裝置之前,以使該光線經過該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時,該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將該光線投射在該數字微鏡裝置上,由該數字微鏡裝置控制以使該光線再度入射該反式內部全反射棱鏡,并經由一鏡頭投射到一屏幕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復眼透鏡包含:
多個小透鏡,當該光線經過該些小透鏡時,產生多個影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凹透鏡,與該復眼透鏡相對配置以使該些影像經過該凹透鏡時,由該凹透鏡將該影像重疊于該數字微鏡裝置上;以及
一集光器組,與該凹透鏡相對配置,該集光器組包含一第一集光器與一第二集光器,該第一集光器與該第二集光器是配置以控制該投影裝置的角放大率。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發光二極管包含:
一紅色發光二極管、一綠色發光二極管以及一藍色發光二極管,分別用以產生一紅光、一綠光以及一藍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812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