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臺電機同步運行的攻角控制方法和多功能支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7803.0 | 申請日: | 2011-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3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延奎;鄧學鎣;韓松梅;王磊;劉洋;李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9/04 | 分類號: | G01M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機 同步 運行 控制 方法 多功能 支撐 裝置 | ||
1.基于多臺電機同步運行的攻角控制方法和多功能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裝置包括支撐結構、攻角控制系統和幾個不同的支撐子系統,其支撐子系統包括張線支撐子系統、翼尖支撐子系統和尾/腹/背支撐子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可以連接攻角控制系統和不同的支撐子系統而實現不同的支撐方式。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攻角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工作過程是由運動板卡發出脈沖信號,通過驅動器同時傳遞給兩臺步進電機,兩臺電機接收脈沖信號反相位同步轉動,通過減速器帶動支撐結構的旋轉架和不同的支撐子系統,進一步帶動模型旋轉,實現不同支撐方式的攻角變化;其工作過程還可以通過驅動器和控制程序改變電機細分數實現攻角拉起角速度的改變;在特殊情況下,該系統還可通過控制程序實現每臺電機的單獨運轉,進行機構調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線支撐子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支撐結構連接該子系統時,八個張力調節件分別連接支撐結構兩個旋轉架的四角和該子系統的八根張線,張線通過套筒連接于機身而支撐模型,每個張力調節件可以調節張力大小,可實現模型姿態角的微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尖支撐子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支撐結構連接該子系統時,八個張力調節件分別連接支撐結構兩個旋轉架的四角和該子系統的八根張線,每四根張線連接一個翼尖而支撐模型,每個張力調節件可以調節張力大小,可實現模型姿態角的微調。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尾/腹/背支撐子系統,其特征在于:當支撐結構連接該子系統時,尾/腹/背支撐架連接于支撐結構的旋轉架上,通過尾/腹/背支桿接頭連接不同的支桿而支撐模型,可以實現尾部、腹部和背部三種不同的支撐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780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