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分級位線和兩級靈敏放大器的SRAM電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5980.5 | 申請日: | 201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322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鳴;陳虹;鄭翔;曹華敏;高志強;王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1C11/413 | 分類號: | G11C11/413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賈玉健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分級 兩級 靈敏 放大器 sram 電路 裝置 | ||
1.一種采用分級位線和兩級靈敏放大器的SRAM電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以上的SRAM單元陣列,每個SRAM單元陣列包括一個以上的SRAM單元(210),每個SRAM單元陣列中的每個SRAM單元(210)都同對應于該SRAM單元陣列的兩條局部位線(221)相通信連接,該兩條局部位線(221)構成一個局部位線組,一個以上的局部位線組同對應的一個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相電連接,一個以上的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組成一個第一級靈敏放大器列,同一第一級靈敏放大器列的所有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的輸出口均同對應的兩條全局位線(241)相電連接,該兩條全局位線(241)構成一個全局位線組,每個全局位線組同對應的一個第二級靈敏放大器(250)相電連接,每個第二級靈敏放大器(250)的輸出口同全局緩沖輸出模塊(260)相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分級位線和兩級靈敏放大器的SRAM電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包括一對交叉耦合的反相器(360)組成的第一鎖存器(310),反相器(360)和其接地端之間接一個NMOS管(330),其柵極為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的使能端SAE所控制,第一鎖存器(310)的第一結點ma和第二結點ma_n分別與控制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輸出的第一PMOS管(341)的柵極和第二PMOS管(342)的柵極相電連接,第一鎖存器(310)的第一結點ma和第二結點ma_n還分別與控制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與位線連接關系的第一PMOS管(351)的漏極和第二PMOS管(352)的漏極相電連接,第一PMOS管(341)的源極和第二PMOS管(342)的源極同電源電壓VDD相連,第一PMOS管(341)的漏極和第二PMOS管(342)的漏極分別同對應的一個全局位線組的兩根全局位線(241)相電連接,第一PMOS管(351)的源極和第二PMOS管(352)的源極同一個MUX相電連接,通過MUX的控制同一時間與選中的一個局部位線組相電連接,第一PMOS管(351)的柵極和第二PMOS管(352)的柵極同第一級靈敏放大器(230)的使能信號SAE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分級位線和兩級靈敏放大器的SRAM電路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級靈敏放大器(250)包括互補形式連接的第一差分放大器(411)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作為主放大級,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輸入口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輸入口分別同對應的一個全局位線組的兩根全局位線(241)相電連接,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輸出節點sy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輸出節點sy_n同第二鎖存器(430)相電連接,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輸出節點sy、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輸出節點sy_n以及第二鎖存器(430)以驅動方式同輸出電路(440)相電連接,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第一下拉NMOS管(421)的源極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第二下拉NMOS管(422)的源極均接地,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第一下拉NMOS管(421)的漏極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第二下拉NMOS管(422)的漏極分別同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輸出節點sy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輸出節點sy_n相電連接,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第一下拉NMOS管(421)的柵極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的第二下拉NMOS管(422)的柵極均同第二級靈敏放大器(250)的預充控制端ssa_pre相電連接,第一差分放大器(411)的第一下拉NMOS管(421)的柵極和第二差分放大器(412)各自的電流源PMOS管柵極接第二級靈敏放大器使能端ssae_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59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