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礦渣綜合利用與礦區生態修復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5429.0 | 申請日: | 201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57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曹大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大平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9B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譚新民;梁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色金屬 貴金屬 礦渣 綜合利用 礦區 生態 修復 工藝 | ||
1.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礦渣綜合利用與礦區生態修復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礦渣預處理:初碎至100%的顆粒通過10目篩后,以循環液配料,固液比1:2~1:5,濕磨至60%的顆粒通過20目~320目篩;所述循環液是指包含至少一種氧化劑的溶液,并且所述氧化劑的濃度以NaClO3計,濃度為0.01~0.5mol/L;
B.液相催化氧化:將上述步驟所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置于充有空氣、富氧或純氧的封閉系統內,調整溫度至40℃~150℃,維持總壓力為0.01?MPa~1MPa;?
C.將步驟B液相催化氧化后所得到的混合料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固相和液相,對所得固相進行逆流洗滌;?
D.經步驟C處理所得液相中添加Ca(OH)2,澄清后分離得到含S、As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殘渣固體、以及經Ca(OH)2澄清的液相;含S、As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殘渣固體深埋或進一步綜合利用;經Ca(OH)2澄清的液相經過再生處理,使其成分和濃度與所述步驟A的循環液相同后,回補到步驟A中作為循環液;
E.將步驟C所得固相制粒成型,制粒所得到的顆粒在空氣、富氧或純氧環境中,于溫度500℃~1000℃通過多孔燒結成多孔微粒結構;?
F.非氰提取:將步驟E所得的多孔微粒結構于40℃~80℃的提取體系中提取,所述提取體系是指添加非氰提取試劑形成的封閉體系,并且所述提取體系的平衡氣相總壓為0.09?MPa~0.11?MPa;所述提取體系是包含下述離子或分子的平衡體系:Ca2+、NH3、NH+4、S2-、S、SO32-、S2O32-、Sx2-、SO42-、H2O2、O2、O3、O2-、Cl-、Cl2、ClO-、ClO2、ClO3-、Br-、Br2、BrO3-、I-、I2、IO3-;?并且所述提取體系中,總S含量為0.5mol/L~5mol/L;所述非氰提取試劑包括硫代硫酸鹽、多硫化物、硫酸鹽、亞硫酸鹽,氯氣、次氯酸鈉、氯化鈉、二氧化氯及其它氧化性氯化物,溴液、溴化鈉、次溴酸鈉及其他氧化性溴化物,碘、碘化物、碘酸鈉及其他氧化性碘化物;并且所述非氰提取試劑內不含無機氰離子CN-、也不含有機氰基-CN;?
G.步驟F提取后分離得到殘渣混合料和提取液;所述提取液包括貴液和貧液;所述貴液通過電化學分離或置換分離方法得到有色金屬和稀貴金屬;所述貧液經凈化、電化學處理后、自動監測其成分及相應濃度,根據自動監測所得溶液的成分及相應濃度情況補充添加非氰提取試劑使其各相關成分和濃度符合所述步驟F的提取體系的成分要求后,返充到步驟F的提取體系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礦渣綜合利用與礦區生態修復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氧化劑包括臭氧,無機過氧酸,H2O2,氧化性無機含氧酸及其鹽類和氧化性無機元素;所述氧化性無機元素是指氧、硫、氯、溴、碘。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色金屬、稀貴金屬礦渣綜合利用與礦區生態修復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循環液中還包括具有催化功能的表面活性劑或無機催化劑;所述表面活性劑包括滲透劑和乳化劑;所述無機催化劑為活性MnO2、Fe3+、Cu2+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大平,未經曹大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542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