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門洞式魚道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5318.X | 申請日: | 201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220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功政;林升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升 |
| 主分類號: | E02B8/08 | 分類號: | E02B8/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洞 魚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門洞式魚道,屬于水利水電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人類為了獲取水能在河道上筑壩建電站,阻斷了魚類洄游產卵的通道。使許多自然生長的魚類數量急劇下降,甚至瀕臨滅絕;為了挽救這些魚類,人們想方設法不惜成本,建造了各種供魚類溯河洄游過壩的人工水道(也稱魚道)。
有報道伊泰普水電站的魚類通過設施(俗稱“魚道”)全長10公里,其中自然“魚道”6公里,人工修建的“魚道”4公里,建成于2002年年底,耗資1200萬美元。該魚道魚兒在游過6公里長的“好景”河河段后,開始進入階梯式人工水渠,水渠底部呈梯級槽形,又稱“魚梯”。這段水渠寬8至10米,深1.2至1.5米,中間被4個人工湖截斷,為的是讓魚兒能得到休息,并且減少施工的難度。
有報道海淀區投資6900萬修建的上莊新閘正式啟用,工程專門設計一條長達158.88米的魚道,被稱為北京乃至北方地區第一條魚道。
近代的魚道多是一條長的斜坡式或階梯式的水槽,槽中設置了一系列消能阻板或設有過魚孔的隔板;由于魚道的坡度、階梯的高度、魚道中水流的流態等技術指標,與過壩魚類的生態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大多數魚道運行不成功。因為他不僅受限于資金,也受限于自然環境和技術;為此新安江電站水庫(千島湖),采用了人工繁殖育苗投放的方式,每年都要往湖里投放大量的魚苗。
中華鱘主要的產卵場地可以上溯到金沙江,七八十年代葛洲壩修建的時候,取消了為中華鱘設計的魚道,據說狠省了一筆工程費,原因是當時的研究認為魚道效果不會好,葛洲壩設計了船閘但建成后,監測可以過壩上溯的親魚幾乎就沒有了。
三峽大壩在葛洲壩上游,自然就沒有修魚道了,目前中華鱘主要就是人工繁殖放流,和天然壩下產卵兩個途徑,在葛洲壩以下的長江還設了保護區,但是據說效果不大好。雖然葛洲壩和三峽大壩都設計了船閘,可以有很少的魚通過船閘進入上游,但是數量肯定很少,對繁殖的作用不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洞式魚道,有效解決了目前魚道運行效果差,工程投資龐大,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積,魚道運行還受上游水位的限制,水能損失大等問題。
本發明的特征在于:一種門洞式魚道,包括位于壩體內的水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通道低水位側的壩體內設有可啟閉的1號門,所述水流通道高水位側的壩體內設有可啟閉的2號門,所述2號門上設有若干個誘導注水孔。
所述1號門與2號門之間形成的洞室經洞室旁通閥與壩體低水位側相連,所述1號門與2號門之間形成的洞室經洞室注水調節閥與壩體高水位側相連。
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解決了目前各種魚道運行效果差的問題,其投資小,不另占土地面積,水能消耗少,運行不受壩上水位的限制,魚類洄游暢通,可使許多自然生長的魚類順暢地過壩繁衍生息,使水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得以保護,也使水利水電工程與自然和諧共存得到落實,其效益具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狀態一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狀態二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狀態一結構示意圖,其中1號門-1,2號門-2,3號門-3,一洞室-4,二洞室-5,氣窗-6。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狀態二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狀態三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一種門洞式魚道,包括位于壩體(1)內的水流通道(1-1),所述水流通道低水位側的壩體內設有可啟閉的1號門(2),所述水流通道高水位側的壩體內設有可啟閉的2號門(3),所述2號門(3)上設有若干誘導注水孔(5)。
上述1號門(2)與2號門(3)形成的洞室(6)經洞室旁通閥(10)與壩體低水位側相連,所述1號門(2)與2號門(3)形成的洞室(6)還經洞室注水調節閥(11)與壩體高水位側相連。
上述1號門(2)和2號門(3)均鉸接在壩體(1)內。?
上述1號門(2)的外側還設有壩下閘門(7),所述2號門(3)的外側還設有壩上閘門(4)。
上述壩上閘門(4)外還設有用以阻隔有害漂流物的攔污柵(8)。
上述水流通道(1-1)內的1號門(2)和2號門(3)的上下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以阻隔1號門和2號門過度旋轉的阻隔塊(9)。
結合上述結構特點,參照圖2和圖3,本發明按如下步驟進行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升,未經林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531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