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源結構及光源組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4572.8 | 申請日: | 2011-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8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羅振萬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振萬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13/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陳松濤;韓宏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源 結構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源結構及光源組件,特別是將光源結構應用于光源組件上。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的照明用光源結構都在光源四周設置光反射罩,光在空氣中行進并在光反射罩作反射來改變光的行進路線,獲致集中光線而有優選的照明效果。但因光源向四面八方呈輻射的出光角度,必須以較大角度的反射罩來捕捉并反射光線來獲得光線的集中,所以其光源結構的體積都比較大而占空間。
另外,一般的液晶顯示裝置均具有一個背光模塊,用作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而背光模塊通常具有光源及導光體。由光源所發出的光會射入導光體內,當光進入導光體后,會在導光體內被重復地全反射,直至光自導光體的出光面離開導光體,此時導光體的出光面即形成一個均勻的面光源,可作為液晶顯示裝置的光源使用。
而現有的光源種類很多,例如冷陰極燈管(CCFL)等,但多數的主流均已采用發光二極管(LED)作為光源。其中發光二極管會被制成一個發光二極管的封裝單元,也就是一個半導體芯片會被以樹脂來包封,而光會由發光二極管的封裝單元射出。但是,由于發光二極管的封裝單元所發出的光的定向性較低,故光會以不同的角度來朝前及斜向地呈輻射狀射出。而此將會造成一個問題,即由發光二極管的封裝單元所射出的光,未經適當的收斂,而使得進入導光體的光的使用效率降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源結構及應用其光源結構的光源組件,適于作為照明或背光光源使用,并具提高光使用率的效果。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源結構,其由光源及集光體組成,通過將大視角的光加以收斂,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源組件,其中光會以集中且以高指向性的形態進入導光體中。
依據本發明光源結構的實施例,包含有集光體及光源,其中集光體設置在光源的出光面,且集光體上具有入光側、反射側與出光側,其中出光側大于入光側,且反射側連接于出光側與入光側之間,此外,反射側與軸心線具有一個斜向角度,且相對面反射側所夾的角度小于出光角度。
依據本發明光源結構的另一實施例,包含有集光體及光源,其中集光體設置于在光源的出光面,且集光體上具有入光側、反射側與出光側,其中出光側大于入光側,且反射側連接于出光側與入光側之間,此外,反射側與入光側之間具有鈍角夾角,在本實施例中鈍角夾角例如是90度至110度,而其中優選的角度是100度。
依據本發明光源結構的再一實施例,包含有集光體及光源,其中集光體設置在光源的出光面,且集光體上具有入光側、反射側與出光側,其中出光側面積大于入光側面積,且反射側連接于出光側與入光側之間,此外,反射側具有一個復合式的反射面,其可大致定義為第一反射段以及第二反射段,其中第一反射段的一端與入光側連接,且與水平線形成有一個水平夾角,另一端則與第二反射段連接,而第二反射段的另外一端再與出光側連接,且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反射段以直斜面為例,而第二反射段以曲弧面為例,由于本發明將反射側設計為復合式,除可將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加以導向外,更可以將大角度的光線加以聚集,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更進一步說,上述實施例中,光源所射出的光線與集光體的軸心線至少形成有第四夾角以及第五夾角,且光線會在上述的復合式反射側上進行反射,故光線與反射側間會具入射角與反射角,且本實施例中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反射角中還包括與水平線形成的第一反射夾角以及第二反射夾角,而第一反射夾角由水平線與反射側的壁面所形成,第二反射夾角則由光線與水平線所形成,此外,水平線與反射側間也形成有水平夾角,且水平夾角與入射角之和等于第四夾角,但反射角小于水平夾角與入射角之和,亦即反射角小于第四夾角。
依據本發明光源結構的再一實施例,包含有集光體及光源,其中集光體設置于在光源的出光面,且集光體上具有入光側、反射側與出光側,反射側同樣連接于出光側與入光側之間,且反射側同樣具復合式反射面,在本實施例中為多個斜面,換言之,反射側中的第一反射段為單斜率的直斜面,而第二反射段為復斜率的直斜面,由于本實施例中不同斜率的直斜面亦可達到加強收斂光源所射出大角度光線的效果,使大角度的光線向中心軸方向集中,可進一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振萬,未經羅振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45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線性預測倒譜系數的高光譜圖像分類方法
- 下一篇:基板投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