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克服劍麻組織培養苗玻璃化現象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4540.8 | 申請日: | 2011-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3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文釗;張燕梅;戴梅蓮;陸軍迎;李俊峰;林映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劉廣生 |
| 地址: | 524094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克服 劍麻 組織培養 玻璃化 現象 方法 | ||
1.一種克服劍麻組織培養苗玻璃化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外植體表面消毒及培養
以劍麻珠芽苗或吸芽苗的莖尖為材料進行消毒,先將外層老葉剝離,流水沖洗,用0.3%高錳酸鉀溶液處理30min,接著在超凈工作臺上用75%酒精處理1min,再用0.1%氯化汞溶液處理15-30?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3-5次,晾干后縱切,接種于改良SH+6-芐氨基腺嘌呤6-BA2.5-5.0mg/L培養基上進行初代培養40-50天;培養條件為每天光照12-14小時,暗培養10-12小時,光照強度2000lux,培養溫度為28±2℃;
(2)?叢芽誘導和增殖培養
將經初代培養的莖尖轉入叢芽誘導與增殖培養基上進行叢芽誘導和增殖,叢芽誘導與增殖培養基為改良SH培養基,添加外源激素為6-芐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吲哚3丁酸IBA;6-BA的濃度為1.0-5.0mg/L;?NAA的濃度為0-1.5mg/L,IBA的濃度為0-1.0mg/L?,pH為5.8-6.0;光照12-14h,?黑暗10-12h,光照為2000Lx,溫度28±2℃;
(3)生根培養
????經叢芽誘導、增殖培養并壯苗后,將高5cm以上,帶有4-5片葉的小苗轉入生根培養基進行生根培養,生根基本培養基為改良SH,添加外源激素為吲哚3丁酸IBA,激素濃度為0.5-2.5?mg/L,?pH為5.8-6.0;光照12-14h,?黑暗10-12h,溫度28±2℃;
(4)?無菌苗移栽
待植株生根2-3周,小苗長出3-5條壯根時,將瓶苗置于自然條件下煉苗1周,然后取出洗去基部的培養基,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3min,移植到基質為椰糠和河沙的塑料遮光大棚中培育,遮光度75%以上,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32℃,夜晚最低溫度不低于20℃,每天早晚各澆透水1次,植株的成活率在95%以上;幼苗長出新葉后開始追施2%復合肥水肥,施肥后要立即用清水淋洗小苗葉片,待幼苗長出新葉3片、苗高10cm左右即可移栽到自然環境下繼續培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服劍麻組織培養苗玻璃化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劍麻珠芽苗為5-10cm高的種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服劍麻組織培養苗玻璃化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芽苗為10-20cm高的種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服劍麻組織培養苗玻璃化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SH培養基大量修改的成分為硝酸鉀2000-2520?mg/l,磷酸二氫鉀300-353?mg/l,硝酸氨100-300?mg/l,SH鐵鹽中的FeSO4.7H2O為15-27.8mg/l,Na2-EDTA為15-37.3mg/l,SH微量的ZnSO4.7H2O為5-15m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克服劍麻組織培養苗玻璃化現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椰糠和河沙的比例為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454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