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等水準點上橋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4124.8 | 申請日: | 201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81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杰勝;張宏斌;阮仁義;劉帥帥;劉曉東;李文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四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5/00 | 分類號: | G01C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4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等 水準 點上橋 測量方法 | ||
1.二等水準點上橋測量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驟進行:
a、分別設置線下水準點和橋上水準點
在第一被測橋墩(1)的下部、位于第一被測橋墩(1)的側部位置處設置第一線下水準點C1;在第一被測橋墩(1)的上方、處在與所述第一線下水準點C1相對應位置處的梁體固定支座端擋砟墻(3)上設置第一橋上水準點D1;
在第二被測橋墩(2)的下部、位于第二被測橋墩(2)的側部位置處設置第二線下水準點C2;在第二被測橋墩(2)的上方、處在與所述第二線下水準點C2相對應位置處的梁體固定支座端擋砟墻(3)上設置第二橋上水準點D2;
b、利用分處在不同位置上的已知的高程控制點A和已知的高程控制點B,以附合水準線路往返測量模式分別獲得:
高程控制點A與第一線下水準點C1之間的高差hA1;
高程控制點A與第二線下水準點C2之間的高差hA2;
高程控制點B與第一線下水準點C1之間的高差hB1;
高程控制點B與第二線下水準點C2之間的高差hB2;
c、測量線下水準點與橋上水準點之間的高差
利用全站儀測量得到:第一線下水準點C1與全站儀(4)的視準中心的高差h11
????????????????????第一橋上水準點D1與全站儀(4)的視準中心的高差h12
????????????????????第二線下水準點C2與全站儀(4)的視準中心的高差h21
????????????????????第二橋上水準點D2與全站儀(4)的視準中心的高差h22
則第一線下水準點C1與第一橋上水準點D1之間的高差h1為:h1=h11+h12
第二線下水準點C2與第二橋上水準點D2之間的高差h2為:h2=h21+h22
d、以電子水準儀測量第一橋上水準點D1和第二橋上水準點D2之間的高差h3
e、利用以下數據,根據平差計算分別得到第一橋上水準點D1和第二橋上水準點D2的高程:
已知的高程控制點A和高程控制點B的高程、
高程控制點A與第一線下水準點C1之間的高差hA1、
高程控制點A與第二線下水準點C2之間的高差hA2、
高程控制點B與第一線下水準點C1之間的高差hB1、
高程控制點B與第二線下水準點C2之間的高差hB2、
第一線下水準點C1與第一橋上水準點D1之間的高差h1、
第二線下水準點C2與第二橋上水準點D2之間的高差h2、
第一橋上水準點D1和第二橋上水準點D2之間的高差h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等水準點上橋測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被測橋墩(1)和第二被測橋墩(2)相距150-250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四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四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412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通道振動信號的盲源分離方法
- 下一篇:改進的清潔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