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電量測量電路、測量裝置及電池電量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3445.6 | 申請日: | 201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02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明杰;邵賢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 | 分類號: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溫青玲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電量 測量 電路 裝置 電池 電量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子測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電量測量電路、測量裝置及電池電量計。
背景技術
目前測量電池剩余電量通常采用監視電池開路電壓的方法實現,即通過測量電池端電壓估算電池剩余電量。但是對于不同廠商生產的電池的開路電壓與容量之間的關系不盡相同,因此需要經常改變計算方法,使工作效率降低,另外,只有在測量電池空載時的開路電壓才能獲得較為準確的測量結果,但是大部分的應用都需要在運行中測量電池的剩余容量,此時負載電流在內阻上產生的壓降將會影響開路電壓測量的精度,并且隨著電池老化,電池內阻的離散性隨著電池的老化變化,很難通過補償壓降實現對電池剩余電量的精確測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電量測量電路,旨在解決目前測量電池剩余電量不精確,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池電量測量電路,所述測量電路通過負載電阻RL與待測電池BT連接,所述測量電路包括:
檢流電阻RS,所述檢流電阻RS與負載電阻RL串聯,用于對負載電阻RL上電流I0進行采樣,輸出模擬采樣電壓;
時鐘單元,用于產生時基信號;
模數轉換單元,所述模數轉換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檢測電阻RS的高電位端連接,所述模數轉換單元的控制端與所述時鐘單元的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所述模擬采樣電壓在所述時鐘信號的控制下轉換為數字采樣電壓;
積分單元,所述積分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模數轉換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積分單元的控制端與所述時鐘單元的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所述數字采樣電壓進行累加,輸出電量檢測信號。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測量電路的電池電量測量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測量裝置的電池電量計。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對電流積分測量電池的剩余電量,提高可測量精度高和測量效率,并且對該測量數據實現實時顯示,方便用戶實時掌握電池剩余電量的情況,該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電池電量測量電路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LED手電筒電路中的電池電量測量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對電流積分測量電池的剩余電量,提高可測量精度高和測量效率。
圖1示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池電量測量電路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
該電池電量測量電路可以應用于各種系列的電池電量計中檢測各種類型的電池。
作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的電池電量測量電路,該測量電路通過負載電阻RL與待測電池BT連接,該測量電路包括:
檢流電阻RS,該檢流電阻RS與負載電阻RL串聯,用于對負載電阻RL上電流I0進行采樣,輸出模擬采樣電壓;
時鐘單元11,用于產生時基信號;
模數轉換單元12,該模數轉換單元12的輸入端與檢測電阻RS的高電位端連接,該模數轉換單元12的控制端與時鐘單元11的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模擬采樣電壓在時鐘信號的控制下轉換為數字采樣電壓;
積分單元13,該積分單元13的輸入端與模數轉換單元12的輸出端連接,該積分單元13的控制端與時鐘單元11的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模數轉換單元12輸出的數字采樣電壓進行累加,輸出電量檢測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34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服裝自動折疊機
- 下一篇:一種治療干咳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