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用微孔聚氨酯減振緩沖塊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2319.9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042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敏超;承黎明;陳海風;張東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斯汀新材料(張家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66 | 分類號: | C08G18/66;C08G18/42;C08G18/10;C08K13/02;C08K3/26;C08J9/08;F16F1/37;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張家港市高松專利事務所 32209 | 代理人: | 孫高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微孔 聚氨酯 緩沖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用微孔聚氨酯減振緩沖塊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優化動態壓縮疲勞形變性能、綜合力學強度等方面的綜合技術改進。
背景技術
由于聚氨酯微孔彈性體具有優良的動態和靜態力學性能,特別適用于抗震和阻尼體系,絕大部分應用于汽車工業止位緩沖塊上。但目前國內生產聚氨酯發泡彈性體是將數均分子量為1000~3000聚酯(或聚醚)多元醇與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在70~90℃條件下形成-NCO含量約10±1%的預聚體,將預聚體與擴鏈劑、發泡劑、勻泡劑、泡沫穩定劑、催化劑等組成的助劑按質量比100:6~10高速混合均勻后澆注到80~95℃模具中,在110℃熟化13~16小時脫模而成的化學反應的產物。
???????在上述的制備方法中,制品的動態疲勞形變率高,綜合力學性能差,這些缺點影響了制品的使用壽命,尤其是用作汽車等領域的阻尼元件時,這些指標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汽車用微孔聚氨酯減振緩沖塊的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汽車用微孔聚氨酯減振緩沖塊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
1)??????????預聚體的制備:將占聚己內酯多元醇2±0.5Wt.%的納米碳酸鈣微粉,占聚己內酯多元醇5±0.5Wt.%的丙酮、分散劑CH1-1A或分散劑CH-2C以轉速60±10r/min攪拌分散均勻,再加入聚己內酯多元醇,繼續分散2±0.5小時,在室溫抽真空至無氣泡,除去丙酮,然后將占納米碳酸鈣微粉、丙酮、分散劑CH1-1A或分散劑CH-2C與聚己內酯多元醇四者質量總和的3±0.1%的酯類有機磺酸鹽、鈦酸類和/或有機錫類催化劑、發泡劑、勻泡劑投入反應釜中,升溫到80~90℃,保持溫度80~90℃,氮氣保護下加入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小時反應結束;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的加入量,應保證所得預聚體中-NCO含量≤9Wt.%;
其中丙酮、分散劑CH1-1A或分散劑CH-2C質量比為10:2-3;酯類有機磺酸鹽、鈦酸類和/或有機錫類催化劑、發泡劑、勻泡劑質量比為1:0.5-0.6:0.5-0.6:1-1.2;
1)?????快速混合:將步驟1)所得預聚體與二醇類擴鏈劑組分按質量比為100:6~15在10秒內混合均勻,得混合均勻物料;?
2)?????澆注:步驟2)所得物料注入溫度為80~95℃的模具中;
3)?????預熟化與脫模:將澆注好的物料連同模具一起放入90±10℃烘箱中預熟化3~5小時,然后脫模;
4)?????后熟化:將步驟4)脫模后的制品于100~110℃后熟化12~15小時。
步驟1)中聚己內酯多元醇的數均分子量為6000~10000。
步驟1)中的納米碳酸鈣微粉粒徑為25~100nm。
步驟1)中的酯類有機磺酸鹽為鄰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鈉、間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鈉、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鈉、鄰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磺酸鈉、間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磺酸鈉、對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步驟1)的鈦酸類和/或有機錫類催化劑為鈦酸甲酯、鈦酸乙酯、鈦酸丙酯、鈦酸丁酯、二辛酸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步驟1)中的發泡劑為水。
步驟1)中的勻泡劑為有機硅氧烷。
步驟2)所述擴鏈劑為1,4-丁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步驟2)所述預聚體與二醇類擴鏈劑質量比優選為100:8~12。
本發明有益效果:采用數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己內酯多元醇作為原料,并在聚醚多元醇中引入2±0.5Wt.%納米碳酸鈣微粉來提高產品的動態耐疲勞和綜合力學性能:
1)聚己內酯多元醇熔點為?59~64℃,玻璃化溫度為-60℃,其結構重復單元上有?5個非極性亞甲基和1個極性酯基,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利用數均分子量6000~10000的聚己內酯作為聚氨酯的軟段原料,增加了體現彈性和韌性的軟段長度,從而達到增加彈性和動態疲勞性能的目的。
2)通過引入納米碳酸鈣微粉可增加產品的強度等綜合力學性能,由于納米碳酸鈣粒子具有較高的表面能和物理化學反應活性,容易增加彈性體基體的微相分離程度,進而增強聚氨酯的力學性能,以解決聚氨酯發泡彈性體綜合力學性能、動態疲勞形變率差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斯汀新材料(張家港)有限公司,未經奧斯汀新材料(張家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231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