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溶液濃縮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2115.5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40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濤;倪松;錢露;徐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建濤;倪松;錢露;徐翔 |
| 主分類號: | B01D1/22 | 分類號: | B01D1/22;B01D1/3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溶液 濃縮 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溶液濃縮機組,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生產高濃度溶液或懸浮液的溶液濃縮機組。
背景技術
蒸發濃縮是藥物和化工生產中常用的一種得到高濃度溶液或懸浮液的生產方法。常用的工藝有常壓濃縮、減壓濃縮或加壓濃縮。常用的蒸發濃縮設備有:釜式蒸發濃縮器、外加熱式循環濃縮器、強制外循環濃縮器、單效降膜器或升膜蒸發濃縮器、雙效或多效的降膜或升膜蒸發濃縮器、刮膜式蒸發濃縮器。這些蒸發濃縮器蒸發濃縮時由于設備或介質的原因,不能同時具有低溫蒸發、濃縮,耐受高粘度物料,耐受易產生晶體物料,耐受易結垢物料,節約蒸汽占地面積較小等特點。這些蒸發濃縮器的二次蒸汽內也常有氣流帶出的料液霧沫帶入凝水內,從而使二次蒸汽的凝水受到物料的污染,給凝水的回用帶來難度。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解決了上述缺陷的,可均勻下料,同時實現了穩定的低溫蒸發、濃縮并且耐受高粘度物料、易產生晶體物料和易結垢物料的溶液濃縮機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溶液濃縮機組,包括殼體,殼體內設有列管加熱器,列管加熱器頂部連接有進料管,底部通過濃縮液出料斗與蒸發器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列管加熱器內設有傳動軸,傳動軸與位于殼體上部的傳動裝置相連接,列管加熱器內還設有布料器和多個刮板,其中布料器位于列管加熱器內頂部,刮板連接在位于列管加熱器內部的傳動軸上。
通過設置布料器,可使物料在列管加熱器的內壁上均勻布料,通過刮板的轉動,使得物料在傳動軸與刮板的離心力帶動下向列管加熱器下面呈膜狀或螺旋狀流動,物料邊流動邊蒸發濃縮,實現了穩定的低溫蒸發、濃縮,且可耐受高粘度物料、易產生晶體物料和易結垢物料。
所述的刮板自上而下交替錯位分布在傳動軸上,其中最上端的刮板位于布料器下方,最下端的刮板位于列管換熱器底部上方。可使刮板在轉動時覆蓋整個列管加熱器內部,提高了使用效果。
所述的蒸發器內頂部設有旋轉絲網除沫器,旋轉絲網除沫器與電機相連接。通過旋轉的方式去除汽液混合液中的霧滴,提高了去除效果。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溶液濃縮機組通過在列管加熱器內設置布料器和刮板,實現了均勻下料,且耐受高粘度物料、易產生晶體物料和易結垢物料,實現了溶液的穩定的低溫蒸發和濃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列管加熱器;3、進料管;4、濃縮液出料斗;5、蒸發器;6、傳動軸;7、傳動裝置;8、布料器;9、刮板;10、旋轉絲網除沫器;11、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殼體1內設有列管加熱器2,列管加熱器2頂部連接有進料管3,底部通過濃縮液出料斗4與蒸發器5相連接,列管加熱器2內設有傳動軸6,傳動軸6與位于殼體1上部的傳動裝置7相連接,列管加熱器2內還設有布料器8和多個刮板9,其中布料器8位于列管加熱器2內頂部,刮板9連接在位于列管加熱器2內部的傳動軸6上。
刮板9自上而下交替錯位分布在傳動軸6上,其中最上端的刮板9位于布料器8下方,最下端的刮板9位于列管換熱器2內底部上方。可使刮板9在轉動時覆蓋整個列管加熱器2內部;蒸發器5內頂部設有旋轉絲網除沫器10,旋轉絲網除沫器10與電機11相連接。
當物料通過進料管3進入列管加熱器2上部后,在布料器8的作用下,物料在列管加熱器2的內壁上均勻布料,同時傳動裝置7傳動軸6轉動,使得物料在傳動軸6與刮板9的離心力帶動下向列管加熱器2下面呈膜狀或螺旋狀流動,流動的同時由于受到殼體1內加熱介質的加熱后,物料邊流動邊蒸發濃縮,蒸發的二次蒸汽也與物料一起下行。當物料到達列管加熱器2底部時,即完成了蒸發與濃縮的全過程。流淌到列管加熱器2下部的汽液混合料液通過濃縮液出料斗4從切線方向進入蒸發器5內,由于氣流的推力作用,物料在蒸發器5內旋轉初步汽液分離后,氣體上行通過電機11帶動快速旋轉的旋轉絲網除沫器10后,霧滴在旋轉絲網除沫器10上聚集,并由離心力送到旋轉絲網除沫器10邊緣后甩到蒸發器5內壁上從而流入物料內,干凈的二次蒸汽則輸出蒸發器5外冷凝或經機械壓縮機(熱泵)提高溫度品位后再進入殼體1作為加熱熱源,達到節能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建濤;倪松;錢露;徐翔,未經徐建濤;倪松;錢露;徐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21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