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舶軸系負荷頂升試驗校正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1163.2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46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江東船廠 |
| 主分類號: | G01M13/02 | 分類號: | G01M13/02;G01M13/04;G01L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1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負荷 試驗 校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軸系的頂舉試驗領域,具體屬于船舶軸系負荷頂升試驗校正方法。
背景技術
以前,人們把軸系當成剛性體,往往軸系校中大多采用“平軸法”校中,由于缺乏科學性,所以經常出現某軸承負荷過大,軸承發熱、振動等事故。事實上,軸系乃是彈性體,軸系校中就是將軸系作為彈性連續梁進行計算分析各支承受力情況,列出三彎矩方程進行彎矩和撓度的計算,求得各軸承的最佳負荷,得出所給的Sag/gap值(即開口值和偏移值),并用調整支承位置(軸承)的方法使支承受力合理化。盡而產生了“負荷校中法”。進行校中,上述理論上說軸承所受負荷基本上符合要求,但是,由于軸系校中通常是在船舶下水后進行,此時船舶浮態變化,船體的微量變形以及各種安裝測量誤差都會與廠家計算所給定的理論校中值產生一定偏差。因此,整套軸系水下校中完畢并連接后還必須要進行“頂升試驗”,通過“頂升試驗”所得出的數據檢驗軸系校中的正確性。
船舶軸系的頂舉試驗,目的是校核船舶在規定的吃水狀態下,主機運行時,主機、齒輪箱、軸系等各軸承的受力分布,受力過小,軸承會產生震動,若某軸承受力過大,磨損大,軸承發熱,壽命急劇縮短,對待大型低速二沖程柴油機所驅動的軸系,除了要做軸系的頂舉試驗外,還要根據主機廠家提供的曲軸模型、靜態推力軸負荷曲線圖,做柴油機內的軸承頂舉。由于軸系是個彈性連續梁有無數個點可以“頂升校核”,那么如何以最少的試驗次數,選擇最恰當的點進行頂升,達到最佳的試驗效果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船舶軸系負荷頂升試驗校正方法,通過軸系頂舉的有效科學試驗方法使船舶軸系的推進性能和各軸承承受的負荷更加完善,并具備實船運行軸系受力的科學性,軸承使用壽命提高3倍多,齒輪箱的高彈聯軸節和軸承發熱的故障率減少至零。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船舶軸系負荷頂升試驗校正方法,包括有以下實施步驟:
1)、將10T千斤頂置于圖示軸系最佳點的下方,即整個軸系總長乘以約0.618系數選擇為第一個頂升點,然后在齒輪箱輸出軸法蘭或主機飛輪下端選擇為第二個頂升點,千斤頂的頂升力作用線須垂直穿過軸系的軸心線;
2)、在軸系上方放置0~10mm量程的千分表,千分表的量桿壓置于軸系的頂面;
3)、啟動手動泵,千斤頂每頂升0.05mm,記錄一次千斤頂的升力數據,直到頂升到軸系在軸承總間隙的數據為止;
4)、緩慢泄放千斤頂內油壓,千斤頂每下降0.05mm記錄一次泵體內的壓力數據,直到軸系完全落在軸承的下邊緣為止,以千分表的讀數回零為止;
5)、整理記錄實驗數據,列出表格,并繪制千斤頂上升、下降的荷載曲線圖,求出兩曲線之間的平均值,該平均值即為該軸承負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千斤頂的頂升位置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千斤頂的載荷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船舶軸系負荷頂升試驗校正方法,包括有以下實施步驟:
1)、將10T千斤頂1置于圖示軸系最佳點的下方,即整個軸系2總長乘以約0.618系數選擇為第一個頂升點,然后在齒輪箱輸出軸法蘭或主機飛輪下端選擇為第二個頂升點,千斤頂的頂升力作用線須垂直穿過軸系的軸心線;
2)、在軸系上方放置0~10mm量程的千分表3,千分表的量桿壓置于軸系的頂面;
3)、啟動手動泵,千斤頂每頂升0.05mm,記錄一次千斤頂的升力數據,直到頂升到軸系在軸承總間隙的數據為止;
4)、緩慢泄放千斤頂內油壓,千斤頂每下降0.05mm記錄一次泵體內的壓力數據,直到軸系完全落在軸承的下邊緣為止,以千分表的讀數回零為止;
5)、整理記錄實驗數據,列出表格,并繪制千斤頂上升、下降的荷載曲線圖,求出兩曲線之間的平均值,該平均值即為該軸承負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江東船廠,未經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江東船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11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業化生產防癌抗癌綠色微型食品
- 下一篇:維參鋅薄膜包衣片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