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發(fā)光二極管驅動系統(tǒng)及使用其的顯示設備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110201152.4 | 申請日: | 2011-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09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蔡政宏;鄭金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璉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4 | 分類號: | G09G3/34;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fā)光二極管 驅動 系統(tǒng) 使用 顯示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設備的發(fā)光二極管驅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三維(3dimensions,3D)液晶電視是市場的新寵兒,而液晶電視在3D模式下所需要的亮度比二維(2dimensions,2D)模式下的高。所以3D模式下作為液晶電視背光源的發(fā)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所需的電流是2D模式下的兩倍或三倍甚至更高,而且3D模式下LED所需的順向導通電壓也會較高。也就是說,對于LED驅動系統(tǒng)而言,2D模式和3D模式為兩種不同的負載特性,因此,對LED驅動系統(tǒng)元件參數(shù)的要求也不同,這造成了LED驅動系統(tǒng)元件選用上的困難。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需提供一種發(fā)光二極管驅動系統(tǒng),能滿足顯示設備在二維和三維模式下不同的負載特性。
一種發(fā)光二極管驅動系統(tǒng),用于在面板驅動系統(tǒng)的控制下驅動發(fā)光二極管陣列點亮顯示面板,所述發(fā)光二極管驅動系統(tǒng)包括微控制器、控制電路、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第一驅動電路、第二驅動電路、第一轉換電路、第二轉換電路及電流偵測元件。微控制器與所述面板驅動系統(tǒng)相連,用于在所述顯示面板進行三維顯示時,輸出三維微控制信號,當在所述顯示面板進行二維顯示時,輸出二維微控制信號??刂齐娐放c所述微控制器相連,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三維微控制信號時,產生并輸出三維控制信號,在接收到所述二維微控制信號時,產生并輸出二維控制信號。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用于產生脈沖寬度調制信號。第一驅動電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相連,用于根據(jù)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產生第一驅動信號。第二驅動電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相連,用于根據(jù)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產生第二驅動信號。第一轉換電路與外部直流電壓源及所述第一驅動電路相連,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驅動信號將所述外部直流電壓源轉換為第一直流電壓,驅動所述發(fā)光二極管陣列。第二轉換電路與所述外部直流電壓源、所述第二驅動電路及所述控制電路相連,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二驅動信號將所述外部直流電壓源轉換為第二直流電壓,以與所述第一直流電壓共同驅動所述發(fā)光二極管陣列。電流偵測元件與所述第一轉換電路、所述第二轉換電路及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相連,用于偵測所述第一轉換電路與所述第二轉換電路的總電流,并反饋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其中,當所述控制電路輸出所述三維控制信號時,所述第二轉換電路接收所述第二驅動信號并將所述外部直流電壓源轉換為第二直流電壓;當所述控制電路輸出所述二維控制信號時,所述第二驅動信號被截止,所述第二轉換電路停止轉換所述外部直流電壓源。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轉換電路包括第一保險絲、第一電感、第一電容、第一二極管及第一開關元件。所述第一保險絲的一端與所述外部直流電壓源相連,用于在流經所述第一保險絲的電流過大時熔斷,從而保護所述發(fā)光二極管驅動系統(tǒng)。所述第一電感的一端與所述第一保險絲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一電容連接于第一電感與所述第一保險絲的公共端與地之間。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一電感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發(fā)光二極管陣列的陽極相連。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相連,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控制極與所述第一驅動電路相連,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二電極與所述電流偵測元件相連。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電極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漏極,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控制極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柵極,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二電極為所述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的源極。
優(yōu)選地,第一驅動電路包括第二電容、第二開關元件、第三開關元件、第一電阻、第二二極管、第二電阻、第三電阻及第四電阻。所述第二電容連接于參考電壓源與地之間。所述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一電極與所述參考電壓源相連,所述第二開關元件的控制極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相連,以接收所述脈沖寬度調制信號。所述第三開關元件的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電極相連,所述第三開關元件的控制極與所述第二開關元件的控制極共同連接至所述脈沖寬度調制控制器,所述第三開關元件的第二電極接地。所述第一電阻連接于所述第三開關元件的控制極與地之間。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電極相連。所述第二電阻連接于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控制極之間。所述第三電阻連接于所述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控制極之間。所述第四電阻連接于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控制極與地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璉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璉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11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