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潛力評估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0982.5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3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亮;唐明明;任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新***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底 質體 二氧化碳 封存 潛力 評估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二氧化碳減排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燃燒化石燃料所導致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效應已嚴重地威脅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地球氣候正經歷一場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而這一氣候變化的發生是與大氣中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增加緊密聯系的。為了盡可能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氣候變化趨勢,人類在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究以及國家間合作,從技術、經濟、政策、法律層面探尋長期有效的解決途徑,解決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尋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種是將二氧化碳氣體封存起來。?
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是實現大規模長期二氧化碳的理想方式,但有實現方法、模擬技術和風險評估一系列復雜的問題有待解決,故目前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借鑒國際經驗,開展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研究,并進行地質埋藏定量評價方法研究更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定量評估方法。本方法利用海底地質體中擁有良好儲蓋組合的枯竭油氣藏作為封存場所,選取海底地質體作為二氧化碳封存場所,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泄露對陸地飲用水的危害,并且海底薄層泥作為有效蓋層可以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首先根據海域盆地的面積、沉積厚度和埋深數據對盆地封存量進行排序,然后選取封存量最大的盆地作為優選二氧化碳海底地質體封存目標,詳細收集盆地地質資料,建立盆地三維模型;之后根據盆地三維地質模型,進行二氧化碳充注模擬,分析充注過程中二氧化碳飽和度變化情況;最后,分析100年至更長時期內,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后的濃度變化情況,進行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埋藏風險評估(如圖1)。具體實施步驟:?
步驟一、海底二氧化碳封存盆地篩選。收集海底盆地的面積A、沉積厚度H、埋深系數ACF和有效系數SF的統計和經驗資料,計算盆地二氧化碳封存潛力,封存量Mco2的計算方法為:Mco2=A×H×ACF×SF。單盆地有效儲層的埋深大于800m時,埋深系數ACF等于1;單盆地有效儲層的埋深小于800m時,埋深系數ACF等于0;有效系數SF為0.1tm-3.根?據該公式,對海域盆地進行二氧化碳封存量的計算后,根據盆地埋存量的大小,對盆地進行排序,優選封存量較大的盆地作為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地點。?
步驟二、詳細的地質資料收集。針對優選的海底地質體二氧化碳封存盆地,收集該盆地詳細地地質資料,主要包括:儲層特征資料、構造資料、沉積相和地層劃分資料。儲層特征資料又包括:儲層非均質性資料、儲層流體性質資料、儲層物性資料和儲層裂縫分布資料。構造資料主要是盆地的構造精細研究資料。沉積相和地層劃分資料主要包括:盆地高分辨率層序地層資料、沉積背景和沉積體系研究資料、巖心相和巖心分析資料、測井相和測井分析資料。?
步驟三、數據集成及質量檢查。數據集成是多學科綜合一體化儲層表征和建模的重要前提。集成各種不同比例尺、不同來源的數據(井數據、地震數據、試井數據、二維圖形數據),形成統一的儲層建模數據庫,以便于綜合利用各種資料對儲層進行一體化分析和建模。對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質量檢查也是儲層建模的十分重要的環節。為了提高儲層建模精度,必須盡量保證用于建模的原始數據特別是硬數據的準確性,而應用錯誤的原始數據進行建模不可能得到符合地質實際的儲層模型。因此,必須對各類數據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如檢查巖心分析的孔滲參數的奇異值是否符合地質實際,測井解釋的孔滲飽參數是否準確,巖心、測井、地震、試井解釋結果是否吻合。可以通過不同的統計分析,如直方圖、散點圖方法對數據進行檢查,還可以在三維視窗中直觀地檢查各種來源數據的匹配關系并對其進行質量檢查和編輯。?
步驟四、構造建模。構造模型反映儲層的空間格架,因此,在建立儲層屬性的空間分布之前,應進行構造建模。構造模型由斷層模型和層面模型組成。斷層模型實際反映的是三維空間上的斷層面,主要根據地震解釋和井資料校正的斷層文件,建立斷層在三維空間的分布。層面模型反映的是地層界面的三維分布,疊合的層面模型即為地層格架模型,建模的基礎資料主要為分層數據,即各井的層組劃分對比數據及地震資料解釋的層面數據。一般是通過插值法(亦可應用隨機模擬方法),應用分層數據,生成各個等時層的頂、底層面模型(即層面構造模型),然后將各個層面模型進行空間疊合,建立儲層的空間格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未經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09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負離子燈
- 下一篇:罩體外導散熱式全功率LED燈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