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東亞小花蝽的飼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0775.X | 申請日: | 2011-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3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毅;張安盛;劉文靜;李麗莉;門興元;周艷紅;張思聰;孫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東亞 小花 飼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保護領域和昆蟲養殖技術,涉及一種東亞小花蝽的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東亞小花蝽屬于半翅目科,是一種前翅具楔片,具單眼,跗節3節的小型陸生蝽類昆蟲,其成蟲及若蟲能捕食蚜蟲、薊馬、小型鱗翅目幼蟲等軟體小蟲,以及螨類和各式蟲卵。由于東亞小花蝽分布廣泛,適應性強、數量多、捕食性強等特點,被認為是一類有較好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因此,近年來,國內外為實現東亞小花蝽的大規模飼養,對其生物學、產卵基質、飼料和飼養工具等做了一系列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距離規模飼養還有較大差距。
東亞小花蝽的繁殖有兩個條件必不可少,一個是飼料,最好是活體飼料,像蚜蟲、朱砂葉螨這類的小型害蟲都可以供它們食用;另一個條件就是是產卵基質:東亞小花蝽喜歡在豆苗的嫩芽上產卵,所以選擇產卵基質選用剛剛長出嫩芽的云豆苗。其中用于喂養東亞小花蝽的飼料,現在一般采用蚜蟲、朱砂葉螨或西花薊馬作為主要的飼料,但是上述的飼料中,西花薊馬的培育時間過長,整個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獲得作為東亞小花蝽飼料的西花薊馬,且培育的條件較高,會帶來成本的升高;而采用蚜蟲和朱砂葉螨作為飼料時,培育時間也較長,一般均在20天以上,且蚜蟲的培養所需的條件更加苛刻,且衛生條件差,極容易造成飼養環境的污染,造成蚜蟲的死亡;而采用朱砂葉螨時,也一樣存在上述的問題,且采用上述兩種飼料時,東亞小花蝽的死亡率較高,無法滿足大量飼養的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東亞小花蝽人工飼養存在的諸多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東亞東亞小花蝽的大規模飼養,發明人經過長期的實驗,提供了一種采用果蠅幼蟲作為飼料飼養東亞小花蝽的方法,本方法一改之前采用蚜蟲或西花薊馬作為飼料的方法,改變了由于這兩種飼料本身存在的問題而對東亞小花蝽飼養帶來的弊端,利用果蠅幼蟲生長周期短,生產環境要求低的特點,為東亞小花蝽的大規模飼養提供了飼料上的基礎,且喂養的效果極佳。
本發明所述的東亞小花蝽的飼養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1)產卵基質的培育將配好的營養土裝入育苗缽中,澆水后,將蕓豆種子的種胚向下埋入營養土中,1/4露在土外,每24小時澆一次水,待蕓豆苗株高5cm時取出,根部用浸濕的脫脂棉保濕放入養蟲箱中供東亞小花蝽產卵。
(2)蟲種的篩選將采集來的東亞小花蝽成蟲在養蟲室內用豆蚜飼養建立穩定種群后,篩選出東亞小花蝽1000對,每個養蟲箱置入剛羽化的雌雄成蟲20-25對,讓其自然交配后產卵,收集東亞小花蝽卵作為生產用蟲種,每24小時更換1次豆蚜飼料和每12小時更換1次產卵基質,連續收集5天卵,收集的帶卵基質置于3-5℃低溫下保存備用;
(3)東亞小花蝽的飼養將帶有東亞小花蝽卵的產卵基質置于產卵盒中,在25±1℃、RH=75±5%、16L:8D條件下進行培育,卵5-6天即可孵化,每天將若蟲用指形管轉移到側開口的塑料養蟲箱內。養蟲箱底部放置瓦楞紙碎條,將新鮮干凈的蕓豆苗、果蠅幼蟲及其飼料盒放置在瓦楞紙條上(單頭成蟲東亞小花蝽日捕食量約為:西花薊馬60頭或果蠅幼蟲10頭或豆蚜30頭)。在飼養過程中,2-3天更換新的果蠅幼蟲飼料,東亞小花蝽經歷4-5個齡期(10-12天)后進入成蟲期待用。
步驟(1)中所述的營養土是將黑土、蛭石和草炭灰按照體積比為1∶1∶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由于東亞小花蝽喜歡在豆苗的嫩芽上產卵,所以產卵基質選用剛剛長出嫩芽的蕓豆苗,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蕓豆苗不僅可以作為產卵基質,也可以作為飼養東亞小花蝽的水源。
步驟(2)中最初采用的東亞小花蝽采自田間。
步驟(3)中產卵盒一般采用20cm*13cm*7cm的規格,養蟲箱的規格為60cm*50cm*30cm,養蟲箱中的瓦楞紙碎條可以將若蟲有效地隔開,減少自相殘殺的機會。為了保持果蠅幼蟲的活力,養蟲箱中需要放置果蠅幼蟲飼料,同時為了避免果蠅幼蟲鉆進飼料內東亞小花蝽看不到果蠅幼蟲的問題,果蠅幼蟲飼料盒中只鋪薄薄的一層飼料,一般2-3天更換一次。
采用果蠅幼蟲飼養東亞小花蝽時,采用1日齡的果蠅幼蟲飼養1-2日齡的東亞小花蝽;采用2-3日齡的果蠅幼蟲飼養3-5日齡的東亞小花蝽。之所以這樣設計,主要是考慮到果蠅幼蟲生長速度較快,為了能夠平衡東亞小花蝽的生長速度和捕食,才按照東亞小花蝽的日齡來規定飼養時果蠅幼蟲的大小。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一般果蠅幼蟲進行單獨的培養,其培養方法如下:
(1)培養基的配置:按重量份計,主要成分包括:水600份,糖20-25份,瓊脂8-10份,玉米粉或者麥片40-50份,防腐劑0.5-1份,酵母粉10-1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077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