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200755.2 | 申請日: | 201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97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尹健;陳昌金;范華獻;譚勝龍;劉玲;景富軍;龔運環;吳立良;王新科;何佳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綿陽西南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41A31/00 | 分類號: | F41A3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專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長明;韓志英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火炮 膛線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測量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身管參數檢測中,膛線的纏度作為一個重要值卻無法準確測量。目前通過樣柱是否通過、光學測量后反推數據或者圖像識別的方法都無法有效應用到實際生產中,且測量時必須將身管從機床上卸下無法做到在線測量。前者精度低、只能定性檢測一段身管,遠不能達到身管纏度的測量要求;后兩種方法則結構比較復雜、易于受外界干擾,最終難于準確測量身管纏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目前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結構復雜、易被干擾且無法在線測量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該測量裝置不僅克服了目前測量裝置結構復雜,易被干擾的缺點,而且實現了在線測量,實時性好。
本發明的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包括:
安裝座,用于提供整個裝置的安裝基體;
基座,與所述安裝座連接,用于支撐球軸承、孔用擋圈、骨架密封圈;
所述球軸承支撐轉軸;
所述轉軸與軸用擋圈、定圈連接;
所述定圈與動圈、扭簧連接,定圈和動圈上安裝可調彈性銷,動圈在扭簧的作用下,配合定圈可以夾緊任意類型的陰線;
所述可調彈性銷上安裝小徑軸承,用于減少摩擦,降低阻尼;
所述安裝座與端面密封圈、無線天線、控制板、高精度編碼器、安裝板連接;
所述控制板與充電端口連接;
所述安裝板與充電電池組、徑向密封圈、連接環連接;
所述連接環用于外接輸入軸,支撐測量裝置;
所述高精度編碼器選用德國海德漢公司生產的型號為ERN1070的測量產品;
所述充電電池組為測量裝置提供持續的電源,消除裝置與外部連接的線纜。
本發明的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測量時完全進入到身管中,身管可以保護內部無線天線發射的信號,使其不受外部電磁信號的干擾,較好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結構復雜、易被干擾且無法在線測量等問題。經試驗以及應用驗證,本發明的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模塊化程度高、精度高、易操作及可實現在線測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轉軸?????3.球軸承?????4.孔用擋圈?????5.骨架密封圈?????6.軸用擋圈?????71.小徑軸承?????72.小徑軸承?????81.可調彈性銷?????82.可調彈性銷?????9.定圈?????10.動圈?????11.扭簧?????12.安裝座?????13.端面密封圈?????14.無線天線?????15.控制板?????16.高精度編碼器?????17.充電電池組?????18.徑向密封圈?????19.安裝板?????20.連接環?????21.充電端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描述。
本發明的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包括:
安裝座12,用于提供整個裝置的安裝基體;
基座1,與所述安裝座12連接,用于支撐球軸承3、孔用擋圈4、骨架密封圈5;
所述球軸承3支撐轉軸2;
所述轉軸2與軸用擋圈6、定圈9連接;
所述定圈9與動圈10、扭簧11連接,定圈9和動圈10上安裝可調彈性銷81和可調彈性銷82,動圈10在扭簧11的作用下,配合定圈9可以夾緊任意類型的陰線;
所述可調彈性銷81和可調彈性銷82上安裝小徑軸承71和小徑軸承72,用于減少摩擦,降低阻尼;
所述安裝座12與端面密封圈13、無線天線14、控制板15、高精度編碼器16、安裝板19連接;
所述控制板15與充電端口連接21;
所述安裝板19與充電電池組17、徑向密封圈18、連接環20連接;
所述連接環20用于與外界輸入軸連接,支撐測量裝置。
本發明用于火炮身管膛線纏度測量的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測量裝置中的定圈9和動圈10依靠扭簧11構成夾鉗式結構,定圈9上可調彈性銷81調整小徑軸承71進入陰線槽,緊靠陰線槽一側,動圈10依靠扭簧11使可調彈性銷82帶動小徑軸承72進入另一陰線槽并靠緊相鄰側,從而使裝置夾緊陰線槽側,消除測量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綿陽西南自動化研究所,未經四川省綿陽西南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07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