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效殺蟲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200305.3 | 申請日: | 2011-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18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1-18 |
| 發明(設計)人: | 葛堯倫;楊波濤;韓先正;梅春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海利爾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51/00 | 分類號: | A01N51/00;A01N43/90;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效 殺蟲 組合 | ||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其有效成分為噻蟲嗪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
背景技術:
噻蟲嗪(Thiamethoxam),化學名稱為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惡二嗪-4-基叉(硝基)胺。噻蟲嗪是一種全新結構的第二代煙堿類高效低毒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胃毒、觸殺及內吸活性,用于葉面噴霧及土壤灌根處理。其施藥后迅速被內吸,并傳導到植株各部位,對刺吸式害蟲如蚜蟲、飛虱、葉蟬、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其化學結構式為: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以下簡稱甲維鹽),是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它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劑近無毒),低殘留,無公害等生物農藥的特點,與阿維菌素比較首先殺蟲活性提高了3個數量級,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其它許多害蟲的活性極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觸殺作用,在非常低的劑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蟲的過程中對益蟲沒有傷害,有利于對害蟲的綜合防治,另外擴大了殺蟲譜,降低了對人畜的毒性。甲維鹽可以增強神經質如谷氨酸和γ一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從而使大量氯離子進入神經細胞,使細胞功能喪失,擾亂神經傳導,幼蟲在接觸后馬上停止進食,發生不可逆轉的麻痹,在3-4天內達到最高致死率。由于它和土壤結合緊密、不淋溶,在環境中也不積累,可以通過Translaminar運動轉移,極易被作物吸收并滲透到表皮,使施藥作物有長期殘效,在10天以上又出現第二個殺蟲致死率高峰,同時很少受環境因素如風、雨等影響。
發明內容:
基于以上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藥殺蟲組合物,該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噻蟲嗪(A)和甲維鹽(B)為有效成分進行混配,防止農作物的多種害蟲。
本發明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與B的質量比例為0.1-50∶20-0.1。
本發明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經毒力測定實驗,有效成分A與B的質量比例優選為0.1-30∶10-0.1。
所述本發明殺蟲組合物按照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劑型是乳油、水乳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微乳劑等劑型。
所述噻蟲嗪和甲維鹽在制劑中的總質量含量為1-80%,優選1%-30%。
本發明殺蟲組合物具有非常明顯的增效作用,可以減少有效成分用量,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并可用于抗性害蟲的治理。尤其適合于用于防治蔬菜和水果的雙翅目、同翅目和鱗翅目類害蟲。農藥用量低,不易導致殘留超標,同時還具有毒性低的特點,有利于對環境保護和生產無公害農產品。
具體實施方式:
噻蟲嗪與甲維鹽不同配比聯合毒力
1.1供試藥劑
98%噻蟲嗪原藥、75%甲維鹽原藥。
1.2供試蟲源
室內用蘿卜苗連續飼養10代的小菜蛾的三齡幼蟲,溫度(25±2)℃,相對濕度50%±4%,光照周期14/10h(L/D)。
1.3單劑測定方法
采用浸蟲法??將兩個原藥都用少量丙酮溶解,再用0.1%的吐溫水溶液稀釋成成等差的5個濃的溶液,稀釋在燒杯里以備用,并以清水作為對照。將大小一致的三齡小菜蛾幼蟲在浸蟲籠的藥液中浸漬5S,吸去多余藥液后將其置于直徑為9cm的培養皿中,皿中放有新鮮甘藍葉片加蓋。每濃度處理10頭,重復4次。設空白對照。于(27±1)℃光照培養箱中保持24h后檢查死亡率,用撥針輕觸蟲體無反應者為死亡。死亡率用Abbott公式校正,再根據濃度對數——死亡率機率值分析(Bliss)法,求出毒力回歸方程和置死中量LC50的值。
1.4不同配比的聯合毒力測定方法
根據單劑的毒力測定結果,按有效成分為5%質量比噻蟲嗪∶甲維鹽分別為3∶12、5∶10、7.5∶7.5、10∶5、12∶3。采用上述1.3方法進行毒力測定,計算LC50,并按孫云沛方法計算共毒系數(CTC)。共毒系數CTC,計算公式如下:
(以噻蟲嗪為標準藥劑,其毒力指數為100):
多殺菌素的毒力指數(TI)=噻蟲嗪的LC50/甲維鹽的LC50×100
M的實際毒力指數(ATI)=噻蟲嗪的LC50/M的LC50×100
M的理論毒力指數(TTI)=噻蟲嗪的TI×P噻蟲嗪+甲維鹽的TI×P甲維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海利爾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海利爾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2003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