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離合器片的沖壓加工自動送料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97136.2 | 申請日: | 201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2846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譚翔飛;楊世錫;盧科青;賀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43/14 | 分類號: | B21D43/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懷禹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離合器 沖壓 加工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沖壓加工自動送料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離合器片的沖壓加工自動送料裝置。
背景技術
沖壓加工是指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材料產生分離或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沖壓加工具有節省材料、生產效率高、易于成形薄壁件等優點而被廣泛使用。
沖壓上料,也稱沖壓送料,是指將待加工的板料、條料、線材、半成品等送到模具工作區域的操作;沖壓出料,也稱沖壓取件,是指將經沖壓加工獲得的制件(或半成品)從模具工作區域取出并移到壓力機之外的操作。
沖壓上料、沖壓出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故有人工上料、人工出件和自動上料、自動出件之分。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沖壓生產的現狀是手工上料、手工出件,且常無安全防護裝置。這不僅影響生產率,也易造成工人肢體疲勞和精神疲勞,并可能引發人身傷害事故。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所有機械傷害事故中,壓力設備引發的傷害事故占有較大比重。而在冷沖壓生產所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中,僅因送料和出件引發的事故約占40%。這說明如何送料、如何出件的問題,不僅是生產率的問題,還是關乎操作工人人身安全的大問題。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人工干預,提高自動化程度,保證沖壓生產的安全,就必須從根本上改善生產條件,使操作工人的肢體遠離模具工作區域。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采取性能可靠的自動上料,自動出件裝置。同時可以推廣到其它的呈中心對稱的薄板零件的加工。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人工上下料沖壓方式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離合器片的沖壓加工自動送料裝置,有效提高沖壓加工效率,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包括小撥輪、四個小槽輪、大撥輪和大槽輪;在基盤上平面同一圓周上等距設置有四個結構相同的小槽輪,每個小槽輪均同軸安裝有圓臺形的定位芯棒,每根定位芯棒上設有能將待加工的離合器片定位的鍵槽,在基盤外安裝小撥輪,裝在第一電機上的小撥輪能分別輪流與四個小槽輪構成間歇運動機構;在基盤下平面同軸安裝大槽輪,裝在第二電機上的大撥輪能與大槽輪構成間歇運動機構。
所述的每個小槽輪的槽數和被沖壓的汽車離合器片的葉片個數相一致;所述的大槽輪的槽數和汽車離合器片加工的工位數相一致。
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沖壓過程和上下料過程互相獨立的,沖床可以連續工作,省去等待上下料的輔助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不僅適用于汽車離合器片的沖壓及上下料,而且可以推廣到其它呈中心對稱的薄板零件的沖壓及上下料。
附圖說明
圖1是待加工的離合器平面示意圖。
圖2是小槽輪機構的示意圖。
圖3是大槽輪機構的示意圖。
圖4是沖壓加工時的示意圖。
圖5是未裝配離合器片的示意圖。?
圖6是基盤下面的大槽輪機構示意圖。
圖中:1、小撥輪,2、小槽輪,3、大撥輪,4、大槽輪,5、沖床,6、基盤,7、定位芯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待沖壓加工的部位為離合器片圓周上的6個小葉片,在沖壓過程中,沖頭上下運動一次,完成一個葉片的沖壓,之后離合器片繞圓心旋轉60°,使下一個葉片旋轉到沖頭下進行沖壓,重復上述過程,完成6個小葉片的沖壓。
如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本發明包括小撥輪2、四個小槽輪1、大撥輪3和大槽輪4;在基盤6上平面同一圓周上等距設置有四個結構相同的小槽輪1,每個小槽輪1均同軸安裝有圓臺形的定位芯棒7,每根定位芯棒7上設有能將待加工的離合器片定位的鍵槽,在基盤6外安裝小撥輪2,裝在第一電機上的小撥輪2能分別輪流與四個小槽輪1構成間歇運動機構;在基盤6下平面同軸安裝大槽輪4,裝在第二電機上的大撥輪3能與大槽輪4構成間歇運動機構
所述的每個小槽輪1的槽數和被沖壓的汽車離合器片的葉片個數相一致,如圖2所示,小槽輪1的槽數為6個槽;所述的大槽輪4的槽數和汽車離合器片加工的工位數相一致,如圖3所示,大槽輪4的槽數為4個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971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