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110184220.0 | 申請日: | 2011-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74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輸 數據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是基于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的蜂窩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對于一種OFDM系統,最重要的2個物理參數是CP(循環前綴)持續時間TCP和子載波間隔Δf,其中,子載波間隔Δf等于OFDM符號周期Tu的倒數,即Δf=1/Tu。
對移動通信而言,最主要的無線傳播特性是時延拓展和最大多譜勒頻率,小區覆蓋半徑、熱點、室內以及室外場景是影響時延拓展的主要因素,用戶的移動速度是影響最大多譜勒頻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無線場景、小區覆蓋半徑以及用戶的移動速度成為選擇和確定CP持續時間和子載波間隔的主要因素。
目前,如圖1所示,0.5ms?LTE時隙結構中,從LTE確定持續時間TCP和子載波間隔Δf的過程可以看出,LTE在以上關鍵參數的基本出發點是基于室外大區域的宏覆蓋(小區覆蓋半徑要大于10km)以及用戶最大移動速度為350km/h。
由于OFDM系統的循環前綴CP持續時間和子載波間隔可以對不同的場景有一定的適應性,LTE循環前綴CP持續時間和子載波間隔也可以支持熱點和室內小覆蓋半徑場景,但由于LTE關鍵物理參數的主要出發點是室外大覆蓋半徑場景,因此在熱點和室內小覆蓋半徑場景下,目前LTE的物理參數并不是針對熱點和室內小覆蓋半徑場景進行確定,使得熱點和室內場景中系統復雜性和射頻指標的要求很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和設備,用以在熱點和室內場景中降低系統復雜性和射頻指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
確定需要傳輸的數據;
通過無線幀上時隙和子載波傳輸數據;
其中,子載波的間隔是3GPP?TS?36.211協議中子載波間隔的N倍,N是大于1的正整數。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傳輸數據的設備,包括:
數據確定模塊,用于確定需要傳輸的數據;
傳輸模塊,用于通過無線幀上時隙和子載波傳輸數據;
其中,子載波的間隔是3GPP?TS?36.211協議中子載波間隔的N倍,N是大于1的正整數。
由于本發明實施例子載波的間隔是3GPP?TS?36.211協議中子載波間隔的N倍,N是大于1的正整數,由于接收機對載波頻偏的靈敏度接收要求和子載波間隔Δf有關(如為子載波間隔Δf的百分之幾),優化后的子載波間隔Δf擴大了N倍,意味著相同條件下,接收機對載波頻偏的靈敏度敏感要求降低了N倍,從而在熱點和室內場景中降低系統復雜性和射頻指標。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0.5ms?LTE時隙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傳輸數據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傳輸數據的設備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方案1的時隙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方案2的時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無線幀上時隙和子載波傳輸數據;其中,子載波的間隔是3GPP?TS?36.211協議中子載波間隔的N倍,N是大于1的正整數。由于本發明實施例子載波的間隔是3GPP?TS?36.211協議中子載波間隔的N倍,從而在熱點和室內場景中降低系統復雜性和射頻指標。
本發明實施例是針對熱點和室內小覆蓋半徑場景下對子載波間隔進行優化。
為方便兼容原有LTE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不改變LTE系統最關鍵的采樣頻率;
2、盡可能保持本發明實施例的子載波間隔能和原LTE子載波間隔是倍數關系;
3、繼承原有架構,如時隙結構架構等。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傳輸數據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201、確定需要傳輸的數據;
步驟202、通過無線幀上時隙和子載波傳輸數據;
其中,子載波的間隔是3GPP?TS?36.211協議中子載波間隔的N倍,N是大于1的正整數,即是15kHz的N倍。
較佳地,N可以是4或8或16。
下面以N是8為例進行說明,N取其他值與8類似,不再贅述。
針對N為8,本發明實施例有兩種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42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媒體交互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數據處理方法與交換機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