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Bilog寬頻天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110182947.5 | 申請日: | 2011-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3943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3-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清;李志宏;丁于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臺灣電子檢驗中心 |
| 主分類號: | H01Q1/12 | 分類號: | H01Q1/12;H01Q21/00;H01Q2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bilog 寬頻 天線 結構 | ||
1.一種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金屬管體,其具有第一側及第二側;
9~14組的連結天線組,其由短至長依序對稱設置于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一側,且每一該連結天線組具有兩個子天線分別位于該主金屬管體的兩側,以作為高頻天線單元;
至少一領結天線組,其位于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二側,以作為低頻天線單元;
至少一傳輸線,位于該主金屬管體內;
一饋入端,設置于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一側端部,并與該主金屬管體形成電連接;以及
一平衡-非平衡轉換器,設置于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二側端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主金屬管體包括上下間隔設置的一第一金屬管體與一第二金屬管體,使每一該連結天線組的該兩個子天線分別依序以右左及左右對稱方式分別對稱設置于該第一金屬管體與該第二金屬管體上,且該領結天線組亦對稱設置于該第一金屬管體與該第二金屬管體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金屬管體及該第二金屬管體間的間隔間距自該第一側至該第二側為由小漸大的漸進式排列。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該傳輸線分別位于該第一金屬管體及該第二金屬管體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饋入端更包括一金屬導電塊,位于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一側管體端部內,以半包覆該傳輸線并電連接固定于該主金屬管體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二側管體內部更設有兩個個金屬導電塊,其環設于該傳輸線周圍并電連接該主金屬管體,使該傳輸線固定于該主金屬管體內部中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傳輸線為同軸纜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主金屬管體為截面是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管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該主金屬管體的該第二側內部的該傳輸線的金屬層外更裝設有至少一亞鐵鹽扣環。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平衡-非平衡轉換器更包括一圓柱體及環繞在其周圍的線圈,該線圈在該圓柱體上下方各形成一第一平衡端及第二平衡端,且于該圓柱體中間部位的線圈則抽設形成一非平衡端,且該第一平衡端分別電連接該第一金屬管體及該第二金屬管體內的該傳輸線。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該主金屬管體、連結天線組、該領結天線組的材質為鋁、銅或鐵。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多組連結天線組的長度與間距根據參數τ及參數σ決定,該連結天線組與其前一組該連結天線組的比率為該參數τ或是該連結天線組至該主金屬管體第一側端部距離與其前一組該連結天線組至該主金屬管體第一側端部距離的比率為該參數τ,且該連結天線組的間距與其長度的比率為該參數σ;且該參數τ的選擇區間為0.7~0.9,以及該參數σ的選擇區間為0.06~0.08。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Bilog寬頻天線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主金屬管體的第一側端部至該多組連結天線組的最長該連結天線組的延伸線形成一等腰三角形,其頂角的夾角介于30度~60度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臺灣電子檢驗中心,未經財團法人臺灣電子檢驗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1018294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塵單雙刀頭兩用角磨機
- 下一篇:一種雙端面銑床上的工件定位裝置





